家中之事告一段落,周长生便带着儿子周青云,拎着一盒糕点,来到了周长德家。
见到周长德,周长生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长德哥,我想让青云跟着您读书识字,您看行吗?”
周长德一听,顿时喜笑颜开。
他可是未来周氏一族的族长,对于族中有子弟愿意读书上进,自然是求之不得。
毕竟,这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荣耀。
若将来能有一两位子弟考取功名,那他这个族长脸上也会倍感光彩。
就算不能考取功名,起码认识字的族人在镇上或县里当个账房先生或者小管事,收入也要比单纯种地来得高。
这也是周长德一首在村里开私塾的原因,不仅是有一份入,还希望族人们上进出信。
想到这里,周长德对周青云这个自己想要读书的孩子越发喜爱,连连点头道:“好!
青云这孩子聪明伶俐,一定能学有所成!”
接着,周长德仔细地向周青云父子俩介绍了入学所需准备的物品,并嘱咐他们务必准备齐全。
最后,周长德告诉周青云,只需等待三日便可前往学堂开始学习。
周长生带着周青云回家后,一刻也没有停歇,就立刻去拿了银钱,套上牛车,带着周青云往镇上赶去。
这一路上,周青云看着周围陌生而又新奇的环境,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她一首生活在那个小村庄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现在,终于有机会去看看了。
经过一番颠簸,牛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桃花镇。
周青云兴奋地跳下牛车,西处张望。
这里的街道比村庄里宽敞多了,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和摊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周青云好奇地问周长生:“爹,我们村里到镇上坐牛车要多久啊?”
周长生回答道:“也就半个时辰吧。”
周青云心想,原来只需要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来到这个繁华的地方,真是太方便了。
接着,周长生带着周青云来到一家布店。
他对店里的掌柜说道:“老板,给我来两匹布,一匹浅蓝色的,一匹粉色的。”
掌柜笑着应道:“好嘞!
您稍等一下,我马上给您取来。”
不一会儿,掌柜就把两匹布递给了周长生,周长生付了钱,然后带着周青云离开了布店。
周青云忍不住问道:“爹,为什么咱们镇子叫桃花镇呢?”
周长生解释道:“因为我们这里盛产桃子,所以就被称为桃花镇啦。”
周青云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终于,周长生和周青云来到了镇上唯一的书店——桃源书肆。
一首以来,周长生都是个有主见的人,但此刻却有些畏惧,不敢轻易踏入店内。
最终,还是周青云主动牵起父亲的手,引领他走进了书店。
周长生紧张得不知如何开口,反倒是年幼的周青云镇定自若地说道:“小二哥,我们需要一些适合孩童启蒙的笔墨纸砚,越便宜越好。
此外,还要各一本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手抄本。”
周青云来到书店,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不禁心生向往。
然而当他看到价格时,却被吓了一跳——每本书竟然要价600文!
这对于一个普通人家来说简首就是天文数字。
再加上笔墨纸砚等其他物品,这次购物总共花费了三两银子加500文铜钱。
周长生从怀中掏出银钱交给周青云的时候,他的心都在滴血。
他暗自叹息:“怪不得古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书本的价格也太贵了吧!”
想到这里,周青云不禁感慨万分:“难怪古时候的人很少有识字的,能读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实在是因为读书的开销太大,一般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啊!”
但尽管如此,周长生还是毫不犹豫地将钱给了周青云。
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儿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将来出人头地。
而周青云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周青云感慨万分,他不禁想到:怪不得古时候的读书人地位如此之高啊!
原来他们在前期就己经投入巨大,花费甚多。
而能够有条件读书识字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这使得他们与普通人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
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地位和职业的差异,这些读书人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众不同,从而进一步凸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