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武曌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高阳武曌为主角的古代言情《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是由网文大神“星星子”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利益之下无朋友,临江城粮价的下降乃是大势,谁也阻挡不了。”
淡淡的声音清晰的传至杜江的耳中。
杜江站在原地,只感觉这一番话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在他的脑海中响彻。
四大粮商表面上亲密无间,但当危机来袭,真会铁板一片吗?
半晌,他朝着高阳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下官茅塞顿开,下官拜谢大人提点!”
杜江的眼神很纯粹,是发自心底的恭敬。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高阳七天前的那番话。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想降粮价不一定要拼命压低粮价!
张贴榜文勒令临江城的大粮商只准高价卖粮,不准低价卖粮。
一旦临江城的粮价提至天价,外地的商贾因为内心的贪婪,必定纷纷运粮前来,想要大赚一笔。
等外地粮商进一步推高粮价,进来的差不多了,再命县衙开仓放粮,逼这些外地粮商率先抛售,粮价便会顺势暴跌!
最令杜江拍案叫绝的是,高阳开仓放粮的价格不高不低,给了这些外地粮商赚钱的空间。
先抛售的大赚,后抛售的可能破产。
这便会令所有外地粮商互相攀比,都想着最快脱手。
“大人这阳谋,下官佩服!”
上官婉儿也满脸惊叹。
高阳之手段,匪夷所思。
但她好奇道,“要是这些外地粮商不恐慌抛售,那该如何收场?”
高阳看着眼前哄抢的场面,摇了摇头,“这是人性,根本无法抑制,临江城这七日以来,涌入了不少外地粮商。”
“如此多的外地粮商,想法不可能一样,每个人所面对的困境不同,选择便大不相同。”
“临江城四大粮商手中的粮食大多是去年的陈粮,再就是今年刚刚大灾,市面上五十文到七十文一斗的时候趁机屯粮,他们的成本足够低,自然不慌。”
“但这些外地粮商不同,今年整个广阳郡都不好受,粮价一路飞涨,他们有的是倾家荡产想大赚一笔,有的是高价买粮,不远跨越几十公里想来赚差价,光这几十里地的成本,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更别说有的是闲钱买粮,有的是倾家荡产买粮,如此,人心难齐!”
“他们的恐慌抛售,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再者……”高阳顿了顿,似笑非笑的看向上官婉儿道,“若是真的无一人抛售,那本官就以死谢罪,拿这人头向陛下谢罪罢了。”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这算的了什么?”
杜江敬佩道,“大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下官佩服。”
上官婉儿嘴角一抽,没好气的道,“那高大人为何自从令县衙张贴榜文的那日,便令宫内禁卫随身保护,甚至还内穿一层甲胄?”
“这确定不是防范民愤过大,怕有歹徒刺杀?”
上官婉儿盯着高阳长袍里的内衬,一阵好笑。
她见过怕死的,但没见过向高阳这般怕死的。
绿萝点点头,“不止如此,大公子还令奴婢贴身保护,寸步不离。”
杜江瞪大眼睛,只感觉有什么东西碎了。
高阳大笑几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上官婉儿也就算了,毕竟是女帝身边的大红人,他惹不起。
但绿萝居然敢揭他的老底,必须好生教训一二!
他快速转移话题的道,“临江城大势已定,不必再看,坐等粮价暴跌便是。”
说完,高阳迈步离开。
这一次,是这七日以来,高阳第一次率先离去,没有紧贴护卫身旁。
上官婉儿注视着高阳的背影,一张冰冷的眸子泛起点点涟漪。
定国公之孙,倒是有点意思。
她几乎可以想到,当今日粮价暴跌的消息传至京城,必将引起整个京城的震动!
一旁的杜江也满脸期待。
只要钱赵韩林四大粮商纷纷跟随抛售,临江城的粮价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暴跌。
高阳懒洋洋的声音在前方响起,“临江城内的粮价既然低至九十三文一斗,那就命人大肆扫荡!”
“再贴榜文,县衙粮仓充裕,再降十五文,只要九十文一斗!”
身后,杜江眼前一亮。
他振奋不已,“下官立刻去做!”
高阳朝着县衙走去,心里也是感慨无比。
他现在终于懂了前世股市里的黑心庄家手法,这简直太爽了。
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抛售,外地粮商纷纷跟风将粮价压至九十三文一斗后,他再大笔买入,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继续压低。
这仔细算算,一斗还赚了九文钱!
相反,不管是钱赵韩林还是外地粮商想出货,就必须低于九十文一斗!
资本家的感觉,真令人陶醉。
“……”
与此同时。
“粮价跌了!”
“大家听说了吗?现在最低九十三文一斗!”
“好多大粮商都在疯狂甩卖,粮价终于跌下来了!”
临江城,伴随着外地粮商的疯狂比价抛售,百姓也全都激动不已。
到处都是议论声。
他们这七天眼睁睁看着粮价一路暴涨。
那股绝望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陈胜站在排队的百姓中,他看着前来报信的百姓,脸上闪过一抹不可思议。
九十三文一斗!
足足降了一百二十七文!
“高御史……”
陈胜一阵喃喃自语。
林府。
一道惊慌的汇报声打破林府内的平静。
“林老,大事不好了!”
“现在临江城的粮价已经低至九十三文一斗了!”
一个下人慌乱的冲了进来。
闻听消息,林老等人脸色骤变。
“不可能!”
“我等并未出售,又花费数十万两扫货,临江城的粮价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区区几个小粮商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再敢胡说,老夫将你乱棍打死!”
林老眼神噬人。
下人跪在地上,大声道,“是…是外地粮商,这几日多了许多外地粮商。”
“他们不讲规矩,大肆抛售!”
“按照这个下跌趋势,只怕很快就会跌到九十文一斗!”
钱家家主暴怒,“放屁,临江城我四家独大,哪来这么多外地粮商!”
但林老却闻听此言,浑身一怔。
他一双浑浊的老眼陡然睁大,就像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高阳从怀里拿出几封信递给杜江。
杜江伸手接过信封,一双眸子感动不已。
“大人对下官,简直令下官无以为报。”
高阳笑着道:“举办大型活动,以免三年商税为条件,按照大乾规矩,得陛下点头,本公子回长安,会搞定这件事。”
“其他以杜大人的本事,本公子很放心。”
高阳说着又顿了顿,眼神变的严肃,“本公子只有一点提醒杜大人,千万不可因大灾年间,怜悯百姓,便加大工钱,这反倒会弄巧成拙!”
杜江重重点头,“大人之言,下官字字铭记于心。”
高阳点头,又伸了个懒腰。
“那行,临江城的一切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震惊,“高大人这么急着走?下官这几日还没好好招待大人,不如再留一晚……”
上官婉儿也开口道,“陛下并未规定期限。”
高阳摇摇头道,“算上路上的时间,只怕长安都快炸开了锅,本公子得亲自回去了。”
高阳一双眸子深邃,令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江有些愧疚的道,“都怪下官愚笨,上了两封奏折,这才将高公子置于风口浪尖,下官送一送大人!”
“劳烦杜大人。”高阳又对绿萝开口:“绿萝,跟随本公子去收拾收拾行李。”
上官婉儿皱了皱眉,她总感觉哪里不对。
“……”
一个时辰后。
临江城,城门。
杜江带着临江城县衙大小官员,站在马车一侧。
高阳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道,“消息传播较慢,这几日还会有外地粮商陆续抵达临江城码头,可将其全部闷杀,逼他们割肉。”
“但粮价不可一路走低,否则百姓会想着还能更低,中间亦要有所起伏,至于如何调控,本官全都写了下来,杜大人照此去做便是。”
白师爷等人嘴角抽搐。
狠!
太狠了!
这些想要谋取重利的商贾急匆匆的朝临江城赶来,以为是一座金矿,实则是一个大坑。
杜江感动不已,“下官拜谢高公子。”
“这是临江城本地的一些茶叶,还望高公子收下,权当下官聊表谢意。”
杜江将一个茶叶盒子递给高阳。
高阳接过盒子,掂了掂重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杜大人真是有心了。”
“山高路远,本官在长安等待杜大人的好消息。”
杜江站在城门口,望着离去的马车,一阵唏嘘。
身后,白师爷忍不住的道,“大人,那可是您足足三年的俸禄啊,旁边还有上官大人,这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杜江面色一变,开口道,“什么三年俸禄,那是临江城本地的茶叶!况且本官一身坦荡,从未欺压百姓,又未求高公子办事,纯粹是感激之情。”
“纵然是女帝知晓,那又如何?”
杜江猛地拂袖,“本官两次上奏怒斥高公子,以至高公子刚降临江城粮价,就要马不停蹄赶回长安,本官若不聊表谢意,那还是人吗?”
“回府,本官要三奏女帝!”
马车上。
上官婉儿掀开帘子,拿出一封信对一个红甲将士说道,“将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传至长安,直达陛下手上。”
“是!”
将士接了信,直接策马狂奔。
上官婉儿放下帘子,正好见到高阳将杜江送的盒子放在了身边。
上官婉儿英姿飒爽,好笑道,“高公子,临江城茶叶不过一百文一两,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至于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吗?”
“上官大人这就不懂了,须知心意大过一切。”
高阳笑了笑,开口说道。
定国公府百年将门,府中有着诸多大宅,自然不差钱,但同时规矩极多,例银更是极少。
一个接一个的衙役冲了进来,他们跪在地上,满脸激动,几乎是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喊了出来。
当一道道声音响彻整个府衙大堂的时候,整个临江县衙内的衙役全都满脸不可思议。
紧接着,他们的目光骤然看向了县衙中间满脸淡然的高阳。
他们费劲手段,都未能降下去的粮价,竟在高阳的手上一日暴跌!
别说今日从两百多文开始的暴跌,哪怕是七日之前一百文一斗的高价,也足足跌了二十五文!
七十五文一斗,将极大的缓解临江城百姓的压力。
杜江更是不可置信。
虽然高阳说完后,他就预感到四大粮商会产生分歧,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快。
这才短短数个时辰,便开始了抛售!
高阳抿了一口茶,开口道,“这茶不错。”
杜江很懂事的道,“待到大人返回长安时,下官将此茶给大人备上一些。”
“当然,下官自掏腰包,只是人情往来。”
杜江说话间看了一眼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表情不变,这等事情,哪怕杜江不特地解释,她也权当没看到。
水至清则无鱼。
官场有点人情往来很正常,更别说杜江送的只是一点不值钱的茶叶。
“茶就不必了,折现吧,本官最不喜欢这些俗物,当直接点。”
高阳放下茶杯,看向杜江。
上官婉儿:“……”
杜江:“……”
“高御史!”
上官婉儿声音拔高,提醒了一句。
当着她上官婉儿的面,这未免太猖獗了点。
哪怕是暗地里说,她都权当不知道。
“咳咳。”
“上官大人你瞧你,未免太紧张了一些,本公子像那种人吗?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高阳赶忙开口道。
上官婉儿没开口,但眼神说明了一切。
杜江转移话题道,“高大人,下官还是好奇,为何四大粮商会这般踩踏?”
“若不是他们的抛售,光靠这些外地粮商,粮价不会跌的这么快。”
高阳撇了杜江一眼,虽然他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但对于杜江这种好官,还是比较敬佩的。
因此他也不介意多提点一番。
“四大粮商因利团结在一起,也注定会因利分崩离析,自古以来,人性便是如此。”
“相比外地粮商,他们的成本够低,并且省去了运输,人力等成本。”
“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慌。”
“当今女帝陛下雄才伟略,大乾又连续三年天道不好,单从一年来看,好天道和坏天道五五开,但若四年一起看,在他们的眼中,明年是个好天道的概率将大于坏天道的概率。”
“一旦临江城的粮价稳定,他们积压的粮食卖不出去,明年的风险将极大,一旦明年收成好,新粮尚且足够,那就更别说陈粮,粮价低至三十文一斗也常见。”
“他们宁愿割肉离场,也不会去赌明年可能的血本无归,想清楚这一点,他们的行为就不奇怪。”
“先出手,自己活,别人死,后出手,别人活,自己死。”
上官婉儿开口道:“若他们一起联合,互作约定,全都不卖呢?”
高阳笑了,“口头约定,不过是笑话罢了。”
“每个人都会想,我不卖,他们会不会偷偷卖?一旦他们卖了,我岂不是完了?如此心理之下,总会有一家先卖,临江城屁大点地方,他们又是地头蛇,不可能瞒过其他三家的,所以踩踏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我也没想到,他们会砸的这么凶,这是要彼此的命啊。”
高阳的声音并不大,但落在在场众人的耳中却犹如一记闷雷一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