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高阳宋青青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星星子”,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次日,大乾皇宫。
金銮殿上。
斥候飞快的闯入大殿。
“报!”
“清水城粮价已降至八十二文一斗,崔状元放言,粮价还能再降七文!”
随着斥候的一番话,百官全都一阵诧异,随即议论纷纷,话中毫不掩饰夸赞。
“崔状元之才,真是令人佩服,如此短的时间内,却让清水城粮价跌了足足十八文,甚至还能再降,从贪婪的粮商手上降价,还没有动用恐怖手段,失了朝廷威严,简直无愧状元之才!”
“老夫宋礼,请陛下封赏监察御史崔星河!”
众臣之中,宋礼站了出来,声音响彻金銮殿。
在他心中,这场比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剩下的则是看崔星河在清水城的手段。
但崔星河没有辜负他的状元之名,仅仅七日不到的时间,便遏制了清水城上涨的粮价,还令其降低十八文。
这等手段,注定他的通天之路!
待他回京,必定是整个长安都炙手可热的人物。
因此,宋礼不介意卖他一个人情,官场一来二去,感情就深厚了。
更别说,在他心中,崔星河已是宋家的乘龙快婿!
在场一众大臣,哪一个不是人精,自然很快明白了利害关系。
王忠也站出来道,“商贾重利,大灾年间发国难财,简直是常有的事情。”
“但崔状元仅仅只是七日时间,便稳定了清水城粮价,此等手段,简直令人叹服,末将也奏请陛下将崔状元立为典范,令各地官员学习!”
一时间,一个接一个臣子站出来。
“臣附和!”
“臣附和!”
龙椅之上。
宋青青身穿金黄色龙袍,周身弥漫着无法直视的高贵。
她心里也有些诧异。
这崔星河还真不是庸才,仅仅七日,不仅稳住了上涨的粮价,还降低了十八文。
此人,倒是可以重用。
这时,王忠好奇道,“清水城距离临江城不过几十里地,清水城粮价低至八十二文,不知临江城粮价该是多少?”
丞相徐玄机沉声道,“清水城的消息到了,想来,临江城的粮价消息也快到了。”
高峰面色凝重。
七日之期已到,若是高阳没能令临江城粮价跌至稳定水平,那今日就危险了。
尤其是这崔星河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
这压力更是来到了定国公府的身上。
高阳要是没做好,只怕难以交差。
这背后,早就不单单是一场简单的比试了。
“报!”
“临江城粮价最新消息,临江城粮价已突破两百文一斗,百姓怨声载道,临江县令杜江送来第二封急报,弹劾监察御史高阳!”
又是一个斥候冲入金銮殿。
此言一出。
整个金銮殿瞬间掀起一场惊涛骇浪,众人全都神情惊骇的看向斥候。
纵然是宋青青也大吃一惊。
她不敢置信的道,“临江城粮价已经突破了两百文一斗?”
“消息确认无误?!”
斥候点头,声音席卷金銮殿,“启禀陛下,消息绝不会有误,这七天,临江城粮价一直都在暴涨!”
“并且,这是两日之前的消息,现在临江城内的粮价可能更高……”
此话一出。
宋青青脸色更难看了。
她拳心攥紧,面带愤怒。
她如此信任高阳,甚至替他压下朝中的一切议论,放权给他。
但高阳就这样辜负她的信任!
两百文一斗的粮价,临江城内百姓的民愤,她都能够预想到!
那绝对是滔天的愤怒!
高峰也震惊了,一双眸子带着难以相信。
这孽畜怎么回事?
说好的雏鹰终将展翅,翱翔于苍穹之上,扛起定国公府的重担呢?
好家伙,粮价突破两百文一斗,这是想将整个定国公府一起送上断头台啊!
高峰面色变幻。
这时,斥候又说道,“不仅如此,杜县令弹劾高御史不仅不降低粮价,还每日烧香拜佛,乘船游玩!”
“百姓遭此大灾,高御史还想下令翻修县衙,在清水河上举办一场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杜县令痛心疾首,下令八百里加急,上禀陛下!”
随着此言,满朝文武都震惊了。
天下大灾,你将临江城粮价抬至天价也就算了。
你居然还想着趁此时机,利用灾民重修府衙,举办大型活动?
闫征闻言,气到颤抖,一对花白胡须都在乱颤。
“荒唐!”
“老夫从政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荒谬之人,他是想着天下大灾,百姓都吃不起饭了,所以低价翻修府衙吗?”
“此等奸佞,老夫岂能容他!”
闫征暴怒。
宋礼和王忠也没想到高阳竟如此昏庸,不仅抬高粮价,还要在这大灾年间翻修县衙,举办大型活动!
宋礼轻蔑的摇摇头。
命宋青青前去定国公府退婚,这将是整个宋氏最英明的决定。
宋礼站出来道,“臣恳请陛下严惩定国公之孙,平息民愤!”
王忠立刻跟随,大义凛然,“末将附议!”
闫征:“臣附议!”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百官附和的声音连绵不绝。
宋青青绝美的面庞布满冰冷,一言不发。
她坚信自己的直觉,高阳绝没有那么昏庸。
这接连的手段,哪怕是长安最纨绔的将门子弟,也不会这么蠢!
他肯定有着自己的目的。
但现在,哪怕她是大乾女帝,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高峰也脸色一沉。
大灾年间,压榨百姓重修县衙,举办大型赛事活动,这真是想连带着定国公满门一起抬走。
这孽畜,回来必须抽死他!
但现在,他还是得站出来。
自己的崽自己抽,这帮混蛋落井下石可不行。
也不知道他顶不顶得住。
高峰咬着牙,刚想站出来。
但金銮殿外,一道身穿斑驳盔甲,不怒自威的苍老人影出现。
刷刷刷!
几乎是一瞬间,满朝文武的视线全都落在来人身上,接着脸色大变。
“定国公!”有人惊呼。
高天龙径直踏入大殿。
定国公特权,随时入宫,上朝不必跪!
高天龙来到大殿中央,先是对宋青青微微弯腰行礼,“臣,高天龙拜见陛下!”
宋青青骤然松了一口气,“定国公平身。”
高天龙目光扫向整个金銮殿,继而淡淡道,“老夫来此,只有一个目的。”
“粮价暴涨也好,重修府衙也罢,这皆是两日之前从临江城传来的消息,诸位何必着急?”
“两三天的时间,临江城乱不了,再多等两三天时间,可否?”
淡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清晰的传到在场所有大臣的耳中。
高天龙声音落下,群臣一言不发。
纵然是一直跟定国公府不对付的王忠,也罕见没有出声。
大乾六大国公之首的定国公只要活着,整个大乾就该给点面子!
金銮殿内。
武曌双眸带着—股震怒。
—旁,上官婉儿闻言也是大惊,不禁问道,“关中如何会爆发蝗灾?”
武曌深吸—口气道,“关中郡守刘武上书,关中干旱数月,良田蝗虫虫卵大量繁殖,已有少量蝗虫,若再放任不管,必定爆发超大蝗灾。”
“到时将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故此八百里加急,请朕早做应对之策!”
上官婉儿听到这—番话,绝美的脸也是骤然难看。
她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蝗虫掠过,寸草不生。
甚至上官婉儿脑海中还想到了—些关于蝗灾的记载。
大乾三年,青州爆发超大蝗灾,史记:“飞蔽天日,塞窗堆户,室无隙地!”
大乾五年,幽州爆发蝗灾,史记:“蝗食苗殆尽,人有拥死者!”
历史上,蝗灾—旦爆发,都是—场灾难。
更别说关中大地作为大乾的平原之地,良田众多,百姓众多,—旦爆发蝗灾,灾难性绝对是毁灭的。
“传令下去,急诏朝中三品大员齐聚御书房,朕只给他们—刻钟的时间,—刻钟不到,后果自负!”
武曌深吸—口气,沉声道。
这场蝗灾必须扼杀于摇篮之中,否则—旦百姓无粮可吃,将对她的威信造成巨大的打击!
甚至掀起浩浩荡荡的反叛。
这绝对不是武曌愿意看到的。
“是!”
上官婉儿作势要走。
武曌又喊道,“等等!”
上官婉儿顿住脚步,目光看向武曌。
“宣定国公之孙户部员外郎高阳,—同旁听!”
上官婉儿脸色愕然。
但她也并未开口,而是转身离去。
虽然她对高阳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不喜欢他的为官作风,但不得不说,高阳不走寻常路。
大乾危机之下,多—个人就多—份力量。
否则蝗虫过境,赤地千里,这将是—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朝廷必须要第—时间做好应对之策。
“砰!”
上官婉儿走后,武曌将手中的奏折拍在桌上。
她的凤眸满是愤怒。
“朕刚继位,先是广阳郡爆发洪涝,又是关中蝗灾!”
“难道真是天要亡我大乾吗?”
武曌的愤怒声响彻整个大殿,—时间,太监、宫女纷纷跪下。
“……”
此时,同—时间。
高阳带着陈胜和几个护卫便出了定国公府的大门。
刚穿越来就卷入了女帝的求贤诏,随后又被迫前往了临江城,压根没有好好看看大乾的长安城。
这次,他倒是有闲心—赏长安城的风土人情。
再者,高阳也想看看长安城的商贾都做些什么生意,看看有没有利可图。
身为—个纨绔,兜里没有银子,这还了得?
大乾长安城,共有—百零八坊,贯穿整个长安城,主干道便是朱雀大街,沿途商铺租金皆不便宜,沿着朱雀大街便可直通皇城!
高阳—路闲逛,街道上的行人三五成群,商贩的叫卖声不绝入耳,显的极其热闹。
整个长安城,活力尽显。
更让高阳惊讶的是,大乾的街道上竟还有—些高鼻梁,深眼窝的蛮夷。
通过了解,这帮蛮夷来自万里之外的海外。
当今天下七国鼎立,齐、楚、赵、魏、韩、燕,乾,彼此之间形成了—种平衡,算算时间,已和平了数十年之久。
这十年,定国公府的威望也是—降再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战乱年间,武将地位崇高,但—旦太平,文官便会掌握话语权,开始打压武将。
这是大势,难以抗衡。
“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
“老夫知道了!”
“这高阳小儿竟如此阴险毒辣!”
林老脸色狂变,痛心疾首。
其他三大家主意识到不妙,也骤然急了。
钱家家主焦急追问道,“林老,您知道了什么,快告诉我等啊。”
林老痛苦的闭上了眼。
此刻,高阳的意图他彻底明白了。
阴险!
太阴险了。
“老夫玩了一辈子的鹰,到头来竟被鹰琢瞎了眼睛!”林老叹息一声。
林老的话令其他两人也急了。
“林老,您就别卖关子了,这高御史到底想做什么。”韩家家主着急道。
林老脸色难看的道,“张贴榜文,令我等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售粮,你以为那高阳小儿真是白送一场天大的富贵给我等吗?”
三大家主齐齐愣住,这一点,他们至今也没有想通。
天底下真有人吃力而不讨好,甚至不惜背负骂名,吃不了兜着走,送他们一场滔天富贵?
当时,他们的眼底只有巨大的贪婪,但到了现在,当粮价暴跌,他们也意识到了不同寻常。
这个举动,非常不对劲。
他们齐齐看向林老。
林老深吸一口气的道,“当粮价高至一百五十文一斗,除了我等受益,还会吸引谁?”
此言一出。
嗡!
钱家家主几乎脱口而出,“临江城周围县城的外地粮商!”
“这高阳是想抬高临江城粮价,吸引外来粮商前来售粮。”
其他两大家主脸色难看。
他们也全都明白了。
“临江城从五十文一路到了一百文一斗,但整个广阳郡的粮价大差不差,受灾严重的,一百文一斗左右的粮价,好点的,八十文一斗附近徘徊!”
“但高阳到了临江城,直接将粮价提高到了一百五十文一斗,并且还可能攀升,五十文一斗,甚至八十文一斗的利润,这必定吸引这些眼红的外地粮商疯狂涌入临江城!”
“接着,他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便下令县衙粮仓开仓放粮,以一百零五一斗的价格抛售,令粮价暴跌!”
“可惜我等竟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全面接收县衙粮仓内的陈粮!”
钱家家主脸色难看,猛捶桌子。
“高阳小儿好生歹毒!”
几人脸色阴沉,内心极为后悔。
若是县衙刚张贴榜文那会儿,以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抛售,他们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但他们却选择继续囤积粮食,谋取暴利!
导致现在十分被动。
临江城粮价暴跌,他们是继续屯粮,还是跟风抛售?
很快,又是一个下人匆忙进来。
“林老,县衙张贴榜文,称粮仓粮食充裕,御史大人体恤百姓,命临江城县衙粮仓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售卖,又足足低了十五文一斗!”
韩家家主一阵哀嚎,“御史大人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下人继续道,“不止如此,我还看到县衙的人穿着便服,以九十三文一斗的价格买了不少的粮……”
林老也脸色难看,一阵扭曲。
“我等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扫县衙粮仓的粮食,县衙用我们的银子再以九十三文一斗的粮价扫货,再以九十文卖,一来一去,他还能倒赚七文钱!”
想到这,林老彻底绷不住了。
噗!
他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这高阳,老夫小瞧他了!”
下人见此一幕,纷纷走了上来,扶住林老。
林老,竟被气的吐血!
四大粮商以他为首,林家存的粮也是最多的,若是粮价暴跌!
首当其中的便是林家!
此言一出,崔星河脸色狂变。
以荒山内有金子诱骗满村老小连夜挖山开荒也就算了。
这金子还能外面是金,里面是铜,人竟能如此歹毒?!
他嘴角抽搐的看向高阳,内心狂颤。
龙椅上,女帝宋青青也满脸动容,震惊不已。
“外面是金,里面是铜,够狠。”
高阳闲庭信步的走在金銮殿上,如履平地。
这自信张扬的模样,十分放肆,但此刻,却无一人开口呵斥。
高阳脸上带着淡淡笑容,“只要有县令配合,完全可以当场剪开还回来的金子,再倒打一耙村民偷了金子,当庭上刑。”
“普通村民哪能抗住严苛的刑罚。”
“只需几个大刑,这些挖出金子的村民便会被屈打成招,这个时候,哪怕他们明白这一切,也晚了。”
“没有银子偿还,他们就只能签下卖身契,终身为茶奴。”
“当然,我若是那茶商,一定会严防报复,出行多带几个护卫,同时再向这些卖身的茶奴许诺,只要再给我工作五年,十年,便还他们自由,干活干的越勤快,就越快还他们自由。”
“等赚了钱,生意越做越大以后,为了方便运茶,还可以修个路,修个桥,当然,对外肯定是宣称方便村民出行,这还能收获一个大善人的名声。”
此言一出。
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齐齐的盯着高阳,嘴唇嗡动。
他们的心中,掀起一阵滔天骇浪。
哪怕是女帝的手,也情不自禁的攥紧龙椅,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高阳。
这个答案,纵然是她这个出题人,也被震惊。
在她所想,此题就是考验反应速度以及对人性的掌控。
天下乱象盘踞已久,常规手段难以根除。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非常规之手段!
唯有利用人性之恶,才能治国安邦平天下,成为她宋青青的治世能臣!
这题,考的就是对人性的掌控,一味的提高工钱,注定是下乘手段。
荒山埋金,或者以谣言等手段,她也想过。
在她心里,这就是完美的答案。
但她没想到,高阳还有后续手段,穷山僻壤,先贿赂县令。
再以铜为金,进行诬告,严刑逼供,让挖金的百姓成为茶奴。
并且这厮想的还很周全,给予期限,令这些卖身为奴的百姓有个盼头,不至于鱼死网破。
一个极为肮脏的局,到了最后,他高阳居然还成了当地的大善人!
高阳,给她交出了一份满意答案。
难怪此局叫做戏猴局,百姓将茶商当做猴子,但殊不知他们自己才是滑稽的猴子。
此子,纵然不入朝为官,也绝不能让他从商!
女帝心里下了决定,他若从商,不知多少百姓会被玩死!
崔星河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他没想到,高阳竟这么快就给出了答卷。
他开始思索着此事的可行性。
但他越想就越是心惊。
高峰也难以置信的回头,盯着高阳,内心狂颤。
这般阴险狡诈之辈,真是他高家百年将门的后代?
这等毒计,莫说是金銮殿上的其他臣子,哪怕是他这个当爹的都有些害怕。
高阳目光落在宋青青的身上,有些可惜的道,“陛下,时间太紧,此局还有一些漏洞,要是能再给草民一些时间,此局会更完美。”
高阳有些可惜,在做局上面,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在他眼里,宋青青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局。
这个局还有些粗糙,他并不是十分满意。
此言一出。
百官瞬间头皮发麻,瞪大眼睛。
他们看向高阳,脸上写满了震惊,“这个局还能做的更完美?”
这不完美的局都花费了少量的工钱,完成了开荒,还顺带坑了一批百姓当茶奴。
这要是完美,那还了得?
那些百姓还有活路?
此子,太狠了。
一众大臣心里齐齐想着。
周老爷子气的浑身颤抖,他站出来道,“陛下,此局未免太过阴毒,还请陛下重惩高阳!”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些臣子站了出来,纷纷朝宋青青弯腰。
高峰脸色骤冷,目光扫了一眼群臣。
其中,大半都是他高家的政敌。
高家还是太低调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敢站出来发难了。
他赶忙上前一步,拱手出声道,“正所谓计无好坏,全在于用计人一念之间,犬子此计虽略……略显毒辣,但还请陛下明鉴!”
崔星河脸色变幻,女帝眼下刚刚登基,中书舍人负责草拟诏令,极为重要,眼下正好空缺。
本以为这中书舍人,女帝身边的心腹,必然是他这个当朝状元。
结果关键时候却杀出一个高阳。
他站出来道,“陛下,臣也赞同周老爷子之言,此计太过毒辣,不可采纳!”
宋青青凤眸扫过一众大臣,眼神冰冷。
“既诸位爱卿觉得此计太过毒辣,那诸位爱卿可有比这更好的计策?”
此言一出,周老爷子、崔星河脸色齐齐一变。
他们要是有计策,早就说出来了。
宋青青面带冰冷,周身弥漫着一股霸气,“在朕眼中,计无好坏,能达成目的的计策,那就是好计策。”
“高侍郎之子高阳的计策,虽有些歹毒,但站在茶商的角度,合情合理,甚至是最好的办法。”
“若天下人皆无愧于心,那又何来贪官污吏?治大国如亨小鲜,天下贪官皆是心思恶毒之辈,对恶人就当用恶计!”
“更何况高侍郎之子,能如此短时间做出此等毒计,可见其才华!”
这话对百官来说就带着一些敲打了,周老爷子和崔星河也连忙低头。
“朕乏了,退朝!”
说完,宋青青面色绝美的径直起身离开。
高阳瞬间为之一愣。
这就跑了?
说好的赏赐呢?
没有万两黄金,最起码来两个美女啊。
这女帝,太不讲究。
高阳心里一阵吐槽的时候,百官面面相觑,他们纷纷将惊叹的目光看向高阳。
谁都知道,今日之事,必将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长安。
“……”
他听这声音,貌似会都开到—半了。
后世迟到都不算小事,那就更别说古代了。
王忠随意—撇,正好就看到了悄悄溜进来的高阳。
他瞪大眼睛,忍不住的高声道,“高阳小儿,你怎么来了?”
—声中气十足的大喊,瞬间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
王忠继续道,“此等朝会,你—个六品也够资格?”
高阳心里骂娘的心都有了。
好好好,这王忠他记住了。
武曌也猛然抬头。
她就说哪里不对劲,原来缺了—个人。
—想到高阳,她的眼底浮现出—抹期待。
武曌目光先是扫过王忠,“高阳乃朕特诏!”接着,武曌看向高阳,期待道,“高阳,关中大旱,蝗虫幼卵泛滥,恐有蝗灾来袭,你可有解决办法?”
高阳还没出声,王忠便率先不屑的出声,“陛下,此等黄口小儿估摸着连蝗灾都没见过,又怎么可能有解决蝗虫之法?”
“他若是有解决之法,老夫直接舔遍长安的茅坑!”
王忠面带蔑视,声音响彻整个金銮殿。
武曌也是心—沉,王忠这话不无道理,高阳的年龄估摸着都没见过蝗虫,怎么可能有解决之法?
但高阳陡然眼前—亮,对着王忠道,“王老将军,男儿—诺,胜过千金,那便—言为定!”
卧槽!
王忠莫名的有点慌。
这高阳连蝗虫都没见过,能有搞定蝗灾的办法?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王忠在心底疯狂安慰自己。
但紧接着,他便看到高阳上前—步,朝着武曌弯腰行礼,清朗的声音响彻御书房。
“臣有—计,或可令关中蝗虫全军覆没!”
“我有—计,可解关中蝗灾!”
伴随着高阳的这—番话,瞬间,御书房内的群臣目光全都看了过去。
王忠的脸色陡然—变。
他有些坐不住了。
高峰眼神狂变,忍不住的呵斥,“孽子,休要胡言乱语,关中蝗灾涉及百万百姓,容不得你胡来!”
“退下!”
这种大灾,若是真能提出解决之法,那自然是大功,但若是治不好,导致蝗灾泛滥。
那哪怕是定国公府也够喝—壶!
—旁,王忠满目动容。
虽然内心极度不相信高阳有解决之法,但还是有些慌。
毕竟前两次,他就知道高阳这货很阴毒,就跟活阎王似的。
这说不准又酝酿出了什么阴毒之法。
武曌目光看向高阳,带着期待,“高阳,你有法子便大胆说,不必顾忌后果,朕和众爱卿自当考量。”
高阳站出来道,“陛下,王老将军的话您也听到了,臣斗胆请您做个见证。”
武曌眉头—挑,目光看向王忠。
王忠心里陡然—惊。
糟了!
冲动了!
这小子不会真有灭蝗虫的法子吧,长安茅坑,那舔—辈子也舔不完啊……
他刚想出声,想战略性后退—手。
但武曌直接点头,“朕听到了,你只管放心。”
“现在最重要的乃是关中蝗灾!”
王忠闻言,脸都绿了。
这亏大发了,高阳输了不必付出什么,他输了那可就惨了。
高阳脸上露出笑容。
他可不是什么圣母,有仇必报才是他的作风。
“既如此,臣便斗胆提出几点拙见,但在此之前,臣要确定—下,关中郡守上书的奏折,这蝗灾是已经爆发,还是出现了大量的虫卵,尚未大举爆发?”高阳出声问道。
武曌看向高阳,“现如今只是虫卵,并未大举爆发,但能让刘武上书让朝廷做出应对之策,此次的蝗虫数量必定恐怖。”
崔星河见状,出声道,“高大人,大量虫卵必定会爆发蝗灾,且蝗虫的虫卵深入地里,难以根除,这两者有何区别?”
清水城。
崔星河负手站在府衙之中,他的手上正拿着一封从长安以最快速度送来的信封。
他的身后则是毕恭毕敬的清水城县令。
清水城县令注视着崔星河的背影,脸上不由得出现一抹激动。
这位崔状元真是神了。
仅仅只是刚到清水城一天,他便用雷霆手段直接令清水城的大粮商齐齐降低了五文钱!
清水城粮价直接从一百文的价格,骤降到了九十五文,随后又是一天,下令开仓放粮,一边收购世面上的粮食,又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再让粮价下跌五文!
市面上的粮价,稳定到了九十文一斗。
这等手段,简直令清水城县令佩服不已,他可听闻不远处的临江城粮价不仅没有遏制,相反开始疯涨……
崔星河看完手上的信后,他那张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
随后照直出声道,“这临江城的百姓,算是惨了!”
身后,清水城县令好奇问道,“崔御史,这是发生了什么?临江城的百姓为何惨了?”
崔星河回头扫向清水城县令,淡淡道,“定国公之孙高阳到了临江城,他所颁布的第一条命令,便是下令临江城内的四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卖粮!”
“一百五十文一斗?”
“什么?”
清水城县令满脸震惊。
这个价格,足以逼死百姓!
崔星河又自顾自的道,“定国公权势滔天,虽女帝登基,大乾迎来新的洗牌,但不管怎么说,定国公乃三朝元老,他的威望,整个大乾皆知!”
“高阳有着定国公之孙的身份,比我崔氏都要强大,不想着以势压人,强逼贪婪的粮商降价!”
“相反,进一步的抬高粮价,真是糊涂,浪费了这大好的身份。”
崔星河语气不屑。
他想到女帝的安排,只觉得一阵可笑。
他崔星河乃名门之后,大乾力压天下学子的状元。
他的见识,谋略,岂是一个只会玩毒辣招数的废物能比的?
女帝竟将他们许以类似的身份,一个前往临江城,一个前往清水城,这摆明是放在一起比试。
而且相比之下,临江城要更加严重。
但高阳却去了临江城。
这在崔星河的眼里,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高阳一个纨绔,整日在长安流连烟柳之地,他崔星河则一心在翰林院研究治国之道,但在女帝的心中,却更为看重高阳。
这对他整个崔氏的耻辱,更是他崔星河的耻辱!
想到这,崔星河的双眸越发冷冽。
“传本御史的令,告诉这些粮商,不要太贪婪,否则惹怒了本御史,都不好收场!”
“清水城粮价,必须再降八文钱,八十二文一斗,他们依旧能赚,适可而止!”
“若给本御史面子,等本御史回到长安,成为女帝面前的中书舍人,本御史还念这份情,若不给,那便各凭手段,但只怕代价他们受不了!”
清水城县令闻言,一阵吃惊,“崔公子还要再降八文钱?”
如此一来,清水城粮价那就只有八十二文一斗,虽说比先前的五十文一斗,还是高了太多。
但百姓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还是能买得起,最起码不至于是一个饿殍遍地的炼狱画面。
当然,如此大灾之年,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太珍贵,对于没钱的百姓,纵然是降到五十文一斗,还是得饿死!
这在清水城县令的眼中,已经很来之不易了。
崔星河点头,“清水河的粮价,本官暗中调查过,并做了一个统计,柳、田两家大粮商几乎是以五十三文到七十一文的价格大肆屯粮,更别说他们府中还有着去年的陈粮!”
“八十二文一斗,他们依旧有得赚,也不会鱼死网破。”
“为官者,一张一弛,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方是治国之道!”
清水城县令敬佩不已。
“崔御史大才,下官代清水城五万多百姓,拜谢崔御史!”
“大乾有崔御史,乃江山社稷之福!”
说完,清水城县令立刻下去传话。
清水城两大粮商听到崔星河的传话后,他们齐齐沉默了。
一面是来自长安崔氏,大乾状元的交好,一面是双方撕破脸,各展手段。
但崔星河又给他们留了一条路。
八十二文的粮价,还能赚一大笔。
在这等博弈之下。
很快,清水城粮价再次下跌!
只不过是以一个缓慢的形态下降,这样能够多赚一些,但对此崔星河并未在意。
骤然降低八文,那会让粮价波动过大,缓慢下跌,两家不仅能更好的控制粮价,还能多赚一些。
做完这一切后,崔星河看向清水城的正北方,眸光带着寒意。
“一边是清水城的骤降十八文,一边是临江城一百五十文一斗,甚至更高的粮价。”
“我崔星河,注定闪耀整个长安!”
崔星河的眸光中带着一股强烈的野心。
“……”
临江城。
县衙外。
愤怒的百姓围满了县衙,他们纷纷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朝着县衙宣泄。
“一百八十文一斗,这还要我们活吗?”
“大人,草民给您跪下了,求大人法外开恩,快开仓放粮啊,不然我一家老小,真的会活活的饿死啊!”
“今日早就不止一百八十文一斗了,已经突破两百文一斗了,这帮天杀的粮商两百文一斗还不卖!”
“这帮吃人血馒头的畜生,他们迟早遭报应!”
一浪接着一浪的声音,远远的传荡出去,这令县衙内的杜江满脸愁容。
他在县衙内的大堂忍不住的来回踱步,眉宇带着烦躁。
一旁的师爷开口道,“大人,再这样下去,群情激愤之下,只怕难以收场啊!”
杜江步子停下,回头看向师爷,“如今这局面是本官想看到的?”
“御史大人榜文一下,百姓能不怒吗?但本官能有什么办法,本官弹劾的奏折被打了回来,陛下令我等听御史大人的,我能有什么办法!”
师爷也满脸忧愁,面带绝望。
“今日便是第七日,可临江城的粮价不仅没有跌,反而还涨到了两百文一斗,比榜文上的一百五十文一斗,还要贵二十文一斗!”
“百姓存粮见底,县衙又不能开仓放粮,再过几天,民愤席卷之下,必生大乱!”
杜江眉头锁紧,这些他何尝不知。
“高御史人在哪?”杜江双眸带着红血丝的问道。
师爷回道,“应当是在华国寺!”
杜江脸色一变,“又去寺庙了?”
他脸色铁青。
这七日时间,高阳除了下令各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卖粮,除此之外,不是上清水河游玩,就是上寺庙拜佛!
甚至还想要翻修县衙,举办大型赛事活动!
如此放任,临江城粮价能降?
“七日之期已到,本官这就去找高公子,看看他拿命担保的粮价如何降!”
“……”
华国寺外。
这是临江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寺庙,无数百姓前来供奉,香火旺盛。
在大乾,道家和佛教盛行,两者不分伯仲。
整个大乾,上至达官显贵,下到普通的百姓,烧香拜佛的数不胜数。
高阳上了几炷香之后,便被华国寺主持亲自送了出来。
二人交谈甚欢。
这一幕可让前来找高阳的杜江气的咬牙切齿。
他压根不信佛,在他的心中,若天下真的有漫天神佛,能听到黎民百姓的疾苦。
那这天下,又哪来如此之多的大灾?
漫天神佛,皆是笑话!
等到主持进入寺庙,杜江忍不住的问道,“高御史,足足七天时间过去了!”
“可临江城的粮价不但没有降,相反一路走高,自从您那道旨意一下,粮价快速飙升到一百五十文一斗,不仅如此,还在继续升高,足足两百文一斗了,自从县衙张贴榜文后,县衙外每天都是哀求的百姓!”
“再这样下去,场面必定失控,到时候一切都晚了,您真的不怕吗?”
杜江满是绝望的道。
他本想快速禀告女帝,希望女帝制止他的荒唐行为,但不仅石沉大海,还得到女帝一个照旨行事!
而他也在打探之下,终于得知了高阳的身份。
定国公高天龙之孙,长安著名的纨绔。
这个消息送来后,他瘫软在椅子上一阵绝望,半晌没有回过神。
之后几日,高阳除了严令县衙粮仓不得开仓放粮,便开始了闲逛模式。
要么带着他前去贯穿整个广阳郡的清水河赏景,要么每天上寺庙祈福,和主持攀谈,俨然一个信徒的样子。
临江城附近的十多个寺庙,高阳去了个遍!
眼看七日时间过去,临江城的粮价不但没有降低,相反一路走高,甚至远高于县衙榜文上的一百五十文一斗,达到了恐怖的两百文一斗!
并且,还有攀升的势头。
高阳不仅没有用丝毫手段遏制,相反还要趁此大灾翻修府衙,还想举办大型活动!
因此,纵然明知高阳糊涂,他也忍不住的提醒高阳,希望他想想办法。
再这样下去,临江城一场大乱即将到来!
高阳看向杜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的道:“四大粮商这几日有什么动作?”
杜江沉着脸道,“自打县衙张贴榜文后,四大粮商动用了大笔银子,以一百文一斗的价格疯狂扫荡其他小粮商手中的粮食,哪怕是一百五十文一斗都不卖,导致粮价一路走高,现在正屯着粮,等待百姓手中粮食耗尽,继续抬高粮价!”
“这帮人,两百文一斗都不卖!”
高阳脸上露出笑容,目光幽冷,“明日,大肆招工开始翻修府衙,并且,对外张贴出榜文,本官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拔得头筹者,可免除商税三年!”
林老顾不得心口翻涌的气血,他擦了擦嘴角的鲜血道,“这场争锋,还远没有结束!”
“外地粮商能压低粮价,但仅仅七日的时间,必定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县衙粮仓装的也全是沙子,只要我等同心协力,恪守底线,粮价哪怕只回到一百文一斗,我等还是能大赚!”
“但若是我等抛售,那临江城可真就完了!”
林老看向其他三位家主。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钱家家主豪言道,“林老此言有理,这等拙劣的计策在我等眼中,简直漏洞百出!”
“我临江城四大家族同进同退,只要我等拿住粮食,这场争锋未必输!”
“老夫这就回府下令,不准一粒粮食流入市场!”
“告辞!”
钱家家主说完后就大踏步离开。
韩家家主和赵家家主也齐齐拱手,“林老放心,我四大家族情同兄弟,如何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之事!”
“告辞!”
几人纷纷离开。
林老注视着他们的背影,眸光深邃。
林府管家出声道,“林老,我这就去吩咐林家的铺子,一文不降!”
管家刚说这句话,林老就一巴掌扇了过来。
啪!
“蠢货!”林老骂道。
管家捂着脸,整个人都被打懵了。
“林老……”
林老训斥道,“老夫不卖,他们偷偷卖怎么办?
“到那时,等待老夫的就只有破产一条路。”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明面不卖,私底下以最快的速度卖,给老夫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不,以八十七文一斗卖出去!”
管家满脸震惊,“八十七文一斗卖出去?”
林老点头, “这笔粮食要是砸在手上那可就亏大了。”
管家瞪大眼睛,匆匆去办。
林府外。
马车内。
钱家家主坐在马车内冷笑着,“回府,谁特么不卖谁是傻子!”
“七天的时间,鬼知道临江城内涌入了多少外地粮商,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出手。”
钱家家主眼神闪烁。
他花费了太多银子,几乎整个钱家的粮仓都装满了。
今年他可以熬,但明年呢?
大乾连续几年大灾大旱,谁敢保证明年不是丰年?
一旦是丰年,粮价正常也就三十文附近,到时候可真就惨了。
一时间,临江城四大粮商表面上都表示都不卖,但私底下各自卖的飞起。
林府。
当林老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满脸暴怒。
“这几个王八蛋,老夫就知道他们靠不住,得亏老夫也留了一手,否则还真就完了!”
“传我令,林家各大米铺全部随之降价,哪怕是亏本,也得给我往外卖,这场争锋,是老夫输了!”
林老眼神复杂。
他纵横江湖一辈子,但没想到最后却败在了秦羽的身上。
他根本赌不起了,一旦临江城的粮价稳定下来,他必遭雷霆之灾。
明年一旦不是灾年,那整个林家百年积累将毁之一旦!
他,绝不能是家族罪人”
伴随着四大粮商的下场,临江城的粮价再次迎来暴跌。
短短一个时辰的时间,就从九十三文一斗直线跳水到八十文一斗!
这已经比崔星河的八十二文一斗,还要便宜两文钱!
而最恐怖的是,从两百二十文一斗的价格跌至八十文一斗,仅花费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报!”
“启禀大人,临江城粮价已低至九十文一斗!”
“报!”
“启禀大人,临江城粮价已低至八十六文一斗!”
“报!”
“启禀大人,临江城粮价已低至八十文一斗!”
“报!”
“临江城粮价已低至七十五文一斗!”
县衙内,高阳正抿着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