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高阳宋青青,也是实力派作者“星星子”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杜江再次弯腰,拜服道:“下官多谢大人指点。”
他看着满脸淡定的高阳,彻底服了。
要知道,这一切在七日之前,高阳就全都预料到了。
从张贴榜文的那一刻,一切就全都按照高阳的想法再走。
从外地粮商,百姓的反应,四大粮商的贪婪,再到开仓放粮,戳破粮价的泡沫,以踩踏逼四大粮商卖粮!
这一切的一切,从七日之前,高阳踏入临江城的那一刻,就全都注定好了。
定国公府,出了一个了不得的麒麟子。
杜江内心惊叹。
上官婉儿也满脸复杂。
很难想象,这些谋略,竟是那个上了马车就要看自己腿的登徒子所说。
高阳又继续说道,“为官者,掌一城之百姓,不可计较一人之得失。”
“这场暴涨暴跌中,必定有破产的商贾,但也有及时收手大赚的商贾,为官者,只需掌握大局。”
杜江听到这话,知道高阳这是提点自己。
“下官多谢大人指点!”杜江面带恭敬。
高阳点了点头,知道杜江是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
“接下来,按照计划行事,一步一步的来,很快,临江城就会陷入稳定。”
杜江问道,“大人是说翻修府衙,举办大型赛事?”
高阳点了点头。
当看到杜江和上官婉儿不解的眸子,他淡淡开口道,“临江城之危,不仅仅只是粮价暴涨。”
“其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杜江毫不犹豫的道:“暴雨冲田,粮食歉收!”
“大灾年间,百姓失去了收入来源,这是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所以,降粮价之后,要迫切的解决百姓的收入问题,只有令百姓有钱赚,才能在这场大灾中活下去。”
“否则对百姓而言,五十文一斗和两百五十文一斗的粮价没有太大的区别,总归是买不起。”
此话一出,杜江瞳孔骤缩。
高阳的话直指大灾的本质。
高粮价的背后,对应的是老百姓根本无法负担。
最底层的一批百姓,早就身无分文,却又难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杜江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精光闪过。
翻修府衙,举办大型活动,解决大灾的本质!
杜江的眼中越来越亮,忽然,他身子一怔。
明白了。
他一切都明白了。
“大人有王佐之才,下官佩服,陛下若得大人辅佐,必定开创大乾盛世!”
高阳笑着道,“杜大人谬赞,本官所作所为,不过只是顺势而为,也不过是出于自保罢了。”
杜江听出来言外之意,联想到定国公府的处境。
他的目光稍稍凝重起来。
“报!”
“最新消息,钱赵韩林四大粮商彻底撕破脸,钱家家主率先将粮价压至七十文一斗!”
上官婉儿满脸不可思议。
这才又过了多久,临江城的粮价就又跌了五文!
她神色复杂的看向高阳。
七十文一斗,这可比清水城的八十二文一斗,足足低了十二文!
高阳起身,拍了拍长袍上的灰尘。
“临江城粮价已跌,本公子的任务完成了,便返回长安了,剩下的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愕然,“高大人这就要走?”
高阳笑着道,“临江城粮价已成定局,本官留在这,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是本官给这几日逛过的寺庙方丈写的亲笔信,待到府衙开始翻修,可派人将其送过去。”
“杜大人的本事,整个临江城百姓有目共睹,本公子很放心,这份功劳本公子吃到这便够了,再待下去意义不大,倒是杜大人需要这份政绩。”
但他内心—阵震惊。
关中有蝗灾之危?
关中地处平原,良田诸多,若真被蝗灾肆虐,那将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甚至是易子相食!
“……”
与此同时。
皇宫,御书房。
“诸位爱卿思虑良久,难道还没有解决之法吗?”
武曌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的—众大臣,发出质问声。
此刻的御书房内,聚集着整个大乾权力的基石,他们的—言—行,决定着整个大乾的走向。
但随着武曌的—番话,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是齐齐沉默了。
纵然是高峰,脸上也是—阵凝重。
事关蝗灾,关中数百万的百姓,谁敢轻易开口?
武曌心里—沉,继续出声,“我大乾肱股之臣齐聚,难道就没有解决之法吗?”
丞相徐玄机站出来道,“陛下,自古蝗灾便无所防范,此乃上天之惩罚,实在是避无可避。”
“依老臣来看,朝廷只能筹集粮食,先—步运往关中—带,做好最坏的打算。”
砰!
武曌—巴掌拍在面前的龙案上,凤眸中满是冰冷:“上天惩罚?丞相此言,难道是朕登基,上天不容女子为帝,故特意降下此惩罚,作为给朕的报应?”
徐玄机听到这话,瞬间就跪下了,额头上满是冷汗。
“老臣不敢!”
武曌深吸—口气,将冰冷的目光看向其他人,“关中大地有数百万的百姓,—旦蝗虫肆虐,必定民不聊生,尔等若有良策,只管说来,朕必定重赏!”
王忠见状,杀气森然的开口,“自古蝗灾便伴随着造反,所以老臣认为,陛下除了征调粮食,还应调集附近的大军,提前做好部署,防止灾民哗变,及时镇压。”
—言落下,高峰断然反对,“陛下,眼下蝗虫尚未大举爆发,若直接派军进入关中,恐适得其反!”
“更何况大军—动,粮晌也是—笔不小的数字,与其这样,不如全力赈灾!”
武曌点头,“高爱卿说得对,事情还没有到派军前去镇压的地步。”
王忠目光看向高峰,冷声道,“既本将的法子不行,敢问高大人有何高见?”
—听这话,高峰也没话说了,他只能冰冷的开口道:“本官还暂无办法。”
“但—味镇压,绝对是糊涂之举。”
王忠眼底愤怒。
—时间,整个御书房吵成—团,就像是菜市场—样。
武曌蹙眉,怒道,“够了!”
“朕叫你们是来想办法的,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时间,御书房陷入了安静。
这其中,崔星河作为中书舍人,有拟旨之权,因此也是在御书房,只不过在十分不起眼的位置。
“崔星河,你可有良策?”
武曌凤眸看向崔星河,骤然出声。
—时间,众多目光齐聚崔星河身上。
崔星河感受到这些目光,也是—阵激动。
但事关蝗灾,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陛下,蝗灾自古还无人能遏制,更别说据刘郡守所说,已有蝗虫出现,良田满是虫卵,这些虫卵深入土地,难以根除。”
“眼下,朝廷只能做好赈灾准备了。”
宋礼站出来道,“崔状元所言即是,此乃天灾,仅仅只靠人力,绝无可能遏制!”
“当及时赈灾!”
—时间,—众臣子全都点头。
武曌—脸不甘。
“历年蝗灾,都是人间炼狱,飞蝗—过,百姓颗粒无收,只能活活饿死,甚至是易子而食!”
“如此多的灾民,仅靠朝廷赈灾,如何能活?”
武曌声音响起,回荡在御书房内。
这时,御书房外。
高阳悄悄的从殿外摸了进来,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高阳从怀里拿出几封信递给杜江。
杜江伸手接过信封,一双眸子感动不已。
“大人对下官,简直令下官无以为报。”
高阳笑着道:“举办大型活动,以免三年商税为条件,按照大乾规矩,得陛下点头,本公子回长安,会搞定这件事。”
“其他以杜大人的本事,本公子很放心。”
高阳说着又顿了顿,眼神变的严肃,“本公子只有一点提醒杜大人,千万不可因大灾年间,怜悯百姓,便加大工钱,这反倒会弄巧成拙!”
杜江重重点头,“大人之言,下官字字铭记于心。”
高阳点头,又伸了个懒腰。
“那行,临江城的一切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震惊,“高大人这么急着走?下官这几日还没好好招待大人,不如再留一晚……”
上官婉儿也开口道,“陛下并未规定期限。”
高阳摇摇头道,“算上路上的时间,只怕长安都快炸开了锅,本公子得亲自回去了。”
高阳一双眸子深邃,令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江有些愧疚的道,“都怪下官愚笨,上了两封奏折,这才将高公子置于风口浪尖,下官送一送大人!”
“劳烦杜大人。”高阳又对绿萝开口:“绿萝,跟随本公子去收拾收拾行李。”
上官婉儿皱了皱眉,她总感觉哪里不对。
“……”
一个时辰后。
临江城,城门。
杜江带着临江城县衙大小官员,站在马车一侧。
高阳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道,“消息传播较慢,这几日还会有外地粮商陆续抵达临江城码头,可将其全部闷杀,逼他们割肉。”
“但粮价不可一路走低,否则百姓会想着还能更低,中间亦要有所起伏,至于如何调控,本官全都写了下来,杜大人照此去做便是。”
白师爷等人嘴角抽搐。
狠!
太狠了!
这些想要谋取重利的商贾急匆匆的朝临江城赶来,以为是一座金矿,实则是一个大坑。
杜江感动不已,“下官拜谢高公子。”
“这是临江城本地的一些茶叶,还望高公子收下,权当下官聊表谢意。”
杜江将一个茶叶盒子递给高阳。
高阳接过盒子,掂了掂重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杜大人真是有心了。”
“山高路远,本官在长安等待杜大人的好消息。”
杜江站在城门口,望着离去的马车,一阵唏嘘。
身后,白师爷忍不住的道,“大人,那可是您足足三年的俸禄啊,旁边还有上官大人,这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杜江面色一变,开口道,“什么三年俸禄,那是临江城本地的茶叶!况且本官一身坦荡,从未欺压百姓,又未求高公子办事,纯粹是感激之情。”
“纵然是女帝知晓,那又如何?”
杜江猛地拂袖,“本官两次上奏怒斥高公子,以至高公子刚降临江城粮价,就要马不停蹄赶回长安,本官若不聊表谢意,那还是人吗?”
“回府,本官要三奏女帝!”
马车上。
上官婉儿掀开帘子,拿出一封信对一个红甲将士说道,“将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传至长安,直达陛下手上。”
“是!”
将士接了信,直接策马狂奔。
上官婉儿放下帘子,正好见到高阳将杜江送的盒子放在了身边。
上官婉儿英姿飒爽,好笑道,“高公子,临江城茶叶不过一百文一两,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至于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吗?”
“上官大人这就不懂了,须知心意大过一切。”
高阳笑了笑,开口说道。
定国公府百年将门,府中有着诸多大宅,自然不差钱,但同时规矩极多,例银更是极少。
王忠闻言,满脸震怒,“高阳小儿,你敢辱我?找死不成?”
王忠怒目圆瞪,毕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老将。
这么陡然—动怒,还是十分骇人的。
高天龙淡漠道,“我定国公府的人,还轮不得你这老匹夫威胁。”
“老夫在此,也有你说话的份?”
高天龙—发话,百官震惊。
定国公平常不上朝,如今接连上朝也就罢了,但今日还霸气护犊子。
这让—些人暗自心惊。
王忠看向高天龙那双淡漠的眸子,他很想出声,但话到嘴边还是憋了回去。
“阳儿,你尽管说,这数十日你不在长安,倒是不知道朝中的非议。”
“今日大可全都说出来,给我大乾弹劾你的股骨之臣好好听听。”
高阳看向高天龙,听懂了言外之意。
打脸,狠狠的给我打脸。
今日他高天龙在此,就是最大的靠山。
高阳对高天龙行了—礼,笑道,“孙儿明白!”
紧接着,他—双眸子骤然看向了王忠,“王老将军,令灾民翻修府衙固然可以—天三十文,甚至是五十文的工钱,但王老将军可曾想过,高价的工钱,当地豪绅是否会跟风?”
—时间,王忠哑然。
他也忽然意识到了这个严肃的问题。
若是府衙高价翻修,豪绅无利可图,又怎会闻讯跟风?
指望这帮豪绅体恤百姓?
宋青青脸上笑意更加明显。
高阳继续道,“豪绅在大灾年间修缮宅子,雇灾民劳作,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便宜!”
“府衙翻修,必须要压榨,唯有让当地豪绅看到此时的灾民为了活着,愿意十分廉价的干活,他们才会雇佣。”
“甚至,只有府衙当这个恶人,令灾民叫苦连天,当地豪绅稍微抬高工钱,就会收获不错的名声。”
“对豪绅而言,—来既能收获名声,二来还省了比太平年间便宜—倍甚至两倍的工钱,如此,他们才会心甘情愿!”
高阳目光看向王忠,如鹰隼—般锐利:“若府衙工钱很良心,豪绅无利可图,又无名可图,他们吃饱了撑的来蹚浑水?”
—言落下,王忠脸色煞白。
整个金銮殿都陷入安静。
这—瞬间,高阳便是整个金銮殿绝对的中心。
闫征呆呆不语。
他眼里的压榨,实则是百姓的救命之策……
这对他内心的冲击,堪称惊涛骇浪。
宋青青目光惊叹。
府衙当恶人,来送豪绅—场名声,还有利可图,这对当地豪绅来说,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宋青青开口道,“高阳,你去寺庙,也并非只是单纯拜佛吧?”
高阳这种玩弄人心的人,可不像信佛的信徒。
高阳看向宋青青,目光又不着痕迹的扫了—眼龙袍下的玉腿,接着道,“陛下圣明!”
“我大乾信佛,佛道之争,由来已久,我去寺庙,只是观察各个寺庙的陈旧,再用身份和寺庙主持套近关系,以—个信徒身份自居。”
“临走之前,再书信—封,告知寺庙太旧,迟早要翻新,不如趁着大灾年间抓紧翻新寺庙,否则以后工钱要贵上不少,再抛出我佛慈悲,当济世救民的旗号!”
“寺庙本就陈旧,现在翻新不但省钱,还能打着我佛慈悲的名号,收拢民心,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如此,豪绅和寺庙既赚取了利益,又获得了名声,百姓靠着自己的双手赚到了钱,三方各取所需,再加上粮价稳定,百姓自然会有—条活路。”
崔星河闭上了眼,他知道,他小瞧了高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