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纱帐之中,郑观音耸动的胴体,突然停住。
“衍弟弟,这两天,姐姐的心,总是很痛。”
说话间,郑观音泪珠掉落,打在陆衍胸口。
都说女人的直觉最是准,陆衍如今是领教了。
不用说,这就是母子连心,郑观音所生的娃,被李渊给宰了。
白天和杨玉娆偷偷修行的时候,杨玉娆也是如此。
眼看佳人落泪,陆衍自然怜惜。
一个鹞子翻身,郑观音便落在下面。
“观音姐姐,且让弟弟为你填满心扉!他日生个一男半女,便再也不会心痛。”
房中光线昏暗,郑观音听的若有所思,隐约明白发生了什么。
但郑家屹立乱世数百年,见过的这些事太多了。
既然知道事情无法挽回,郑观音便努力调整好心态,也希望从这个少年身上寻找到慰藉。
……
李渊的动作极快,既然决定退位,这几日给李世民铺路的速度更加快了些。
连魏征、王珪等建成旧臣都得了安排。
只是虽然保住了性命,还得了官职,可魏征并不满足。
过去保着李建成,魏征是想着等李建成登基,自己做个宰相的。
现在,只是和王珪一起,被封了谏议大夫。
这玩意只是个五品,论起来,距离陆衍那少年都差了满满的两个台阶!
“呸!妖人一个!胡言乱语,早晚会露马脚!”
路过陆衍宅子,看着门口威武霸气的石狮子,魏征不禁一阵眼热。
嫉妒发作后,临走时还啐了一口老痰。
这一幕被陆衍的婢女看到,一路小跑就来打小报告。
“这家伙,看起来很不服气啊!”
陆衍呲牙笑了。
“和我过不去,我看你是不想做历史名臣了。”
“你给我等着,找个合适的机会,一定叫你老小子栽跟头。”
所谓树大招风,人红遭妒。
陆衍明白这道理。
所以,别说魏征吐痰,就是半夜往院子里扔石头都理解。
不过当下李世民还在拿魏征标榜自己的贤明,所以还不适合动魏征。
动了魏征,让李二失了人心,没准朝局不稳。
朝局不稳,陆衍感觉自己也会日子不好过。
所以,魏征的无礼之举,暂时就给他记在小本本上。
……
武德九年,八月,葵亥。
李渊于太极殿上突然下诏,要将皇位传给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有些懵逼,不知真假,但还是按照古礼,推辞了三次。
“世民,朕老了、眼下大唐已定,百废待兴,正需要一位年富力强的君主,让大唐从稳定走向繁荣富强。”
“朕知你才能过人,又一向颇有志气,所以这皇位,今日一定要传给你!”
说话间,李渊叫太监拿了传国玉玺递给了李世民。
这可是第四次了!
李世民终于知道,李渊不是玩虚的,这是来真的!
跪下受了宝玺后,李世民终于应承下来。
一日一早,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内即位。
无数早已酝酿好的政令开始推行。
当然,还有人员的变动。
不过东宫的人最近没有功劳,所以只有像宇文士及这样背景深厚的少数人得到了安排。
像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还是在东宫担任要职。
不过东宫众人也不是没有盼头。
李世民刚刚入主东宫时陆衍就说过,突厥大军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大举来犯。
只要打赢这一仗,大家自然能被正式安排到朝中担任要职。
各种繁琐之事折腾到下午。
眼看着时候不早,刚刚做了皇帝的李世民却依旧活力旺盛。
“今日是朕登基的第一天,大家都累了,就此下朝,各自回家吧!”
但李世民马上又叫了太监把秦琼、尉迟恭、程知节等人叫了回来。
这几人都在十六卫中担任要职,自然也是李世民接下来大展拳脚的主要依仗。
不久,东宫的文官也纷纷到场。
还有太子宾客陆衍,也被请了过来。
“恭喜陛下,终于荣登大位!”
陆衍进来后,便笑嘻嘻地恭贺了一番。
李世民大笑不止。
“借先生吉言,朕还真的坐上了皇位!先生,好算计啊!看来,朕一定得重赏先生!”
原本还打算拜贺一番的众人,此刻心中五味杂陈。
毕竟,李世民登基的日子都被陆衍给算到了!
这简直不要太牛批。
即便是地位在陆衍之上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此时都感觉到了来自陆衍的压力。
有这样的牛人在,大唐朝局还需要他们出谋划策吗?
人群中,魏征面露疑色。
上次陆衍预测李世民登基的事,是和李世民、房玄龄等人到里面说的,所以魏征等刚加入的并不知道。
如今听李世民这么说,再想到之前就有传言,说有人预测到李渊会退位,犹豫再三,还是没忍住。
“微臣以为,陛下能得皇位,乃是天命所归,天意如此,和旁人无关。”
“陛下若是心怀感激,也应该祭祀神明和祖先才是。”
魏征说的一本正经,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这是个正直的大臣。
不过李世民已经嗅到了一些味道,当下就眉头一皱。
“魏征,朕得大位自然是天命所归。但没有大家的辅佐,即便有天命加身,也无法成事!”
“陆衍早说朕有天命在身,若非有他,朕这一路走来,哪会这么泰然?”
“也许,朕还会犯下不少难以弥补的大错!”
李世民的想法,如果没有陆衍算到这些,自己肯定得控制兵权,把李渊囚禁起来,最后逼李渊下诏退位。
那样的话,父子亲情荡然无存。
但现在,他和李渊的感情,甚至比之前都要深。
不过魏征再聪明,也想不到这一层,原本装的正经的脸上,此时一听李世民如此维护陆衍,反而露出了不忿。
见他还想说什么,房玄龄便挺身而出。
“魏征,陆衍是老夫举荐给陛下的!”
“三个月前,陆衍便预测到陛下会入主东宫,登基为帝!”
“当时你还在东宫为臣,自然也知道当时的秦王府人心动荡!”
“若非先生站出来稳住人心,结果如何,还是两说!”
“如此功劳,居然被你说的一文不值?”
“你究竟是嫉妒,还是心怀不轨,想离间陛下和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