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老白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动谢秀娘是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老白牛”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九死一生夜不收,一生九死是墩军。”王动默默不语地看着墩外百姓的尸体,地上鲜血处处,特别是远处石氏那遇难的遗身,是那么的刺目...这个世界的王动二十二岁,虎背熊腰,身材高大,擅长使用长枪,大弓。家里有一个母亲和一个还未完婚的媳妇谢秀娘。可因为原主性格憨傻,胆小懦弱,所以经常被墩内几个墩军联手欺负。比如说眼下每天离墩几里的挑水工作,便落在他的头上。...
《我在明末守边关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崇祯七年的十一月初八日,冬至过后。
从这一天起,王动也开始挑选一些青壮出去训练。
在大明,屯堡兵一般是不用出外作战的,所以难得见到屯兵训练,不过王动岂能因此罢休?
随着时日的一天天过去,王动心中的危机感也越来越紧迫。
多一分武力,将来就多了一分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希望。
王动决定开始练兵,他现在所凭借的,就是这身体的一身技艺,还有后世丰富的知识。
不过对于训练军士,王动决定还是严格按照戚爷爷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两本兵书进行训练。
实用的就是最好的,王动认为目前这是最适合自己军队的训练手册了。
眼下堡中成年男丁有七十五口,不过除去其中的老弱,最后只有三十四口是适合训练的青壮。
而这三十四人,自加入靖边堡军户来,每天都是吃得饱饱的,又经过这些时间的建堡开荒锻炼,他们的身体条件,己经完全适合接下来的军事训练。
今日王动便将他们带到堡外,趁着现在农闲,正好进行一些军事训练,不然等到明年开春农忙时,他们又要干活了。王动现在身家还不足,还养不起脱产的军人。至于余者的老弱与妇人,则是继续在堡内外干活,修堡建房等,不过看着王动等人在外面的样子,他们还是不时好奇看来。
三十几个年青人聚在一起,人人都是兴奋好奇,虽然寒风凛冽,天气严寒,不过他们还是笑哈哈的议论个不停。这些人有一些原来是军户子弟,有一些原来是流民,当然他们现在都是靖边堡的军户。他们当然没有王动那种危机感,不过他们是王动的部下,王动吩咐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王动一一看去,这些年青人个个是站得歪歪扭扭,东倒西歪的,就连原来那些军户子弟也是一样。
王动心下感慨,没有严格训练过的军士就是乌合之众,看来对他们还是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先训练起。况且这古时作战,严整的队列和严格的纪律向来非常重要,能保持严整战阵的就是虎狼,没有队列,就是乌合之众。
戚爷爷也曾言过:“开大阵,对大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万军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无敌。”就是强调队列与纪律的重要性。
当下王动开始,把这三十四人先分成了四队,每队几人,由韩朝,韩仲,齐天良,杨通四人各领一队,这让四人非常高兴,齐天良与杨通裂开嘴直笑,没想到自己也带兵了。只有韩朝很感慨的样子,似乎是想起什么往事。
等各人分队站好,韩朝四人也是左右站在王动身旁。
王动大声道:“今日把你们招来,就是训练你们战阵技艺,眼下兵荒马乱,天下还不太平,前几月鞑子寇边,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这里虽是屯堡,但也一样要操持技艺,如此将来你们才可以保护你的妻小家人。”
王动神情严肃,下面各人都是下意识地站得直些。韩朝几人也是同样严肃。
训完话后,王动先让他们学习站队列队,左转右转,齐步行进跑步等,众人先是新奇,后来便是乱成一团。
那队列可说是惨不忍睹,队伍歪歪扭扭不说,各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这情况不说下面的青壮军户,连两个队长齐天良与杨通同样如此。一天下来,各人比干了一天的活还累。只有韩朝兄弟游刃有余,完全不当回事的样子,还一直呼喝自己队中青壮站直站好,这让王动心下更好奇这两兄弟的来历。
接连几天,各人还是左右不分,连王动大声喝叱也没用。还是韩朝想出办法,让各个青壮军户的右手臂上都绑根绳子,标明左右,这样情况才慢慢好转。
王动也看出韩朝兄弟的练兵能力,从这天起,王动就吩咐韩朝兄弟和自己一起参与训练列队,二人当仁不让。
从训练中也可以看出二人风格,韩朝性子会好些,总会耐心指正那些军户的队列错误,不过韩仲脾气风爆,换他训练众人时,如有人站队不对,他不由分说提根棍子就是上前一顿好打。
说也奇怪,他这法子更好用,被打过的人下次站队更稳。对自己被打,那些青壮军户似乎都是见怪不怪,都是习以为常,连旁边看热闹的一些军户与妇女们都是哈哈大笑,被打的则是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头。
一般没事时靖边堡军户与妇女们都会来堡外观看各人训练,各人一边看一边指点,议论各家孩子怎么样,谁站得更好等等。而有旁人的围观下,青壮军户们的精神也是更足,个个努力的,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得更直。
这样在十天后,各人站队终于有些样子,在韩朝敲起步鼓让他们小跑时,各人己有些整齐的模样。
训练的间隙,王动去看了一下李茂森他们打制鸟铳的情况。
来到作坊,这里热火朝天,外面的冰寒似乎完全不见,一股股热气直冒出来。
李茂森几人正努力打造着一些鸟铳,看样子离完成还很远。王动随便一看,便发现这鸟铳的打制真的很复杂。依李茂森的介绍,这鸟铳制作,首先是铳管,将做铳管的熟铁烧红后,敲击在一根钢芯上,这样卷成铁管,冷却后再裹数层,敲击细密,达到一定厚度后,抽出钢芯,一段铳管才完成。
连做几段铳管后,就将它们一节节焊合起来,这里是关键,焊接不好便容易炸镗。初步的铳管做好后,便要用钢锥钻出铳镗,挫出准心,这里时间最久,有时可长达一个月。
之后是用钢条将镗内刮光刮净,然后是各样的装配。王动想不到一根鸟铳这么多学问,这么的复杂,看来做根鸟铳没有一个月做不好,自己还是过段时间来看吧。
……
在四队军户列队训练十五天后,王动让他们上午接着训练队列,下午开始补充一些东西。
比如说让众人列队长跑,以各人一口气跑一里,不气喘,队列不严重分散为合格。此后又让各人负重奔跑,重量慢慢往上加,这都是戚爷爷《练兵实纪》中最基础的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等要求。
又五天后,王动在下午开始为各人添加兵器的练习。
四队人中,王动暂时只让他们训练长枪与腰刀。每队九人中,先分出两个胆勇便捷之人使刀,余者各人使枪。这使刀的人,将来或是藤牌手,或是鸟铳手,这两个兵种同样需要练刀。
众人手上一一分到兵器,人人都是兴高采烈。
王动先教众人枪术,他大声道:“你们都看好了。”
他摆了个侧身起手的姿势,猛然一声大喝:“杀!”
飞冲上前,擎枪瞬间刺中了前方二十步一个人形木把的目、喉、心、腰、足五处,所有的动作似乎都在一眨眼间完成。
众人一片叫好,以韩仲的叫声最为响亮,韩朝也是由衷地赞了声:“真是好枪法!”
众军户纷纷问道,要如何才能做到象王动这样。
王动道:“无他,熟练尔,你们如我这样刺个一万次,十万次,便能和我一样了。”
谢秀娘与王动都到了完婚的年龄,不过以前王家连个正式成亲的钱财都没有,钟氏是个要强的人,自然不希望家内唯一男丁成亲时被人说闲话,眼下条件已是非常成熟了。
听钟氏这样说,她旁边的谢秀娘立时红了小脸,不过却又支起耳朵仔细地听着。
钟氏笑道:“为娘早查过日子了,十月初九,这是个好日子,到时请亲家母来,我们一起好好商议商议,总不能让人看轻了我们王家才是。”
此时是崇祯八年的七月中,到十月初九还有几个月,是可以仔细操备一番。
钟调阳也是笑道:“表弟成亲,这是大事,是得好好操办。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喝喜酒了。”
谢秀娘终于忍不住羞红小脸去了。
看着她的背影,王动微笑道:“一切就由母亲作主吧。”
王动的婚期定下后,自然有钟氏张罗,消息传出后,靖边堡人人欢喜。
眼下堡内军户皆视王动为主,古时极重血源存续,等王动成了亲,有了子嗣传承,各人才是真正放心。
当天晚上,王动为王天学、郑经纶等人接风洗尘。
见到宴中有酒有肉,王天学自然是大喜,当晚他喝得酩酊大醉,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当王动遣人唤他来时,他还是半醒不醒的。王动对他的安排是平日为堡内军户治病,战时随军。此外在靖边堡建个草药铺,将来培养一些采药制药的医士学徒。
现在明军中普遍有使用一些治伤疗伤之药,不过王动更向往后世的云南白药,此外他还希望能研究出一些医学酒精与军用纱布之类的。这些当然要慢慢来,王动先让王天学让堡内选用一些伶俐的年轻人,先将草药铺开起来再说。
对于郑经纶,王动挽留他在堡内住了两天,等他回去时,随行的还有堡内的一个夜不收。
这些时间韩朝在训练着几个夜不收,正好选一个聪明机智的前往。以后这个夜不收便专门驻扎在万胜和探听州城各地动静。韩朝也会经常借买米之名前往州城与这个人联络。
对于郑经纶,王动并不急于加深彼此间的关系,他要先看看此人能不能用,能不能扶持。如能用,以后他将有大规模的计划,不过现在条件不许可罢了,具体来说,就是财力不足。
处理完这些事后,王动便发布命令,正式禁止堡内军户们的私斗,如有违背,将严厉处罚。同时王动还在酝酿以后军户出外作战的相关待遇,他希望以后自己治地形成尚公战,怯私斗,闻战相贺的淳朴民风。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创下丰功伟绩,很大原因就是当初商鞅制定的各项条文,禁私斗,禁私议,行政透明化,壹民于战以强兵。正因为这一系列制度造就秦国普遍的王者之民,古之良吏,才使得大秦最终取得天下。
大明之所以灭亡,其实也有一个重要原因,明末官员与民众言论过于自由与混乱,特别是民间士子的清议,造就无尽的内耗。王动宁愿自己治下百姓皆成沉默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也不要他们嘴巴呱呱呱的拖了无数的后腿。
以后如有可能的话,王动也会仿效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来增强与提高自己治下军队的战斗力。
相信将来自己治下有军户制,军功爵位制,闻战相贺的渴战民众,未来在这个天下,自己非但可以生存,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动在靖边堡内有决对的权力与威严,对于王动的禁令,堡内军户是凛然而遵。
同时王动也对堡内各个军官管事的职务进行细化。
齐天良管理辎兵,并负责屯堡的屯田水利。钟荣管理堡内文书,管理堡内粮草仓库,并负责处理堡内军户的纠纷。杨通管理一队战兵,又负责堡内公共建筑道路等杂事。韩朝专门训练夜不收,负责各种情报的侦察与收集。
韩仲与高史银各领一队战兵,平时也加以训练各队军士。由于堡内多事,王动无暇带领他那队兵,钟调阳其实算是领两队战兵,如高史银、韩仲有事,他也要负责训练各队军士。在管理士卒上,他的能力并不差于韩朝。
王天学自然管理他的军医药铺了,李茂森管他的工匠。此外对堡内妇人的管理,王动也略为调整,陶氏性情泼辣,做事麻利,王动让她管理出外劳作的一干妇人。刘氏则是管理堡内一干做饭,清洗,打扫等妇人。
职务细化后,以后各司其职。
这些管理人员大部分以前都是低层的小卒,小吏,没管过什么人,难免能力不足,不过王动手上能用的人就是这些,只能让他们慢慢提高了。
……
在四月份的时候,王动曾要求李茂森打制一批盔甲,当时王动从舜乡堡运来四百多斤铁料,都是立时可以打制盔甲兵器的好铁。
有了这批铁料,到了这七月中,李茂森已经带领堡内铁匠们打制出了十二副铁甲。
明初一副青布铁甲需用铁五十斤八两,弘治九年后,大明对盔甲进行改革,减轻了盔甲的重量,一副盔甲约重三十五斤。制这一副铁甲,也要用去铁料好几十斤。
李茂森他们制作盔甲的方法用料会省了一些,不过打制了这十二副铁甲后,从舜乡堡运来的那批好铁已是用完,连剩下的一些边角料也是仔细收好,将来用来打制长枪的枪头。
王动检查过这批铁甲,确实算是坚固厚实,精良实用。
李茂森很遗憾,自己手上原料不多,不能大规模打制盔甲兵器,眼前这样只算是小打小闹。
王动眼下的库存,从后金军缴获来的,连眼前这十二副铁甲,共有二十副铁甲。此外还有几副绵甲与皮甲。
从后金军那里缴获的刀枪盾牌有三十余把,步弓,角弓十几副。又从董家庄买了三十根长枪与十把三眼铳。从李茂森他们加入后,共打制了鸟铳四十一门,腰刀十五把,长枪七十四根。又从四倾梁匪寨那边缴获分来了刀枪十几把。
王动的家底就是这些了。
眼下王动有战兵五队,辎兵两队,夜不收一队,有兵八十多人的样子。
靖边堡居民百户,男子两百多口,一百多的壮年男子,作为一个屯堡,这军力的使用,已经是极限了。这也是靖边堡是个军堡,所以可以耕战结合,有这个动员优势。
这些军士中,每队战兵有刀盾兵两个,同时又是伍长,鸟铳兵四个,余者都是长枪兵。辎重队更是一色的长枪兵。夜不收队则是武器使用杂一些,视各人自己的爱好习惯。
每队军士武器各发一把后,库存的武器更是无几。
对于一个屯堡来说有这样的军力武器足用,不过对王动来说远远不够。
原料的问题困惑着王动,铁料的来源少,每一斤的铁都要盘算再盘算后再用,特别是打制盔甲与火器腰刀更是耗铁。
或许自己可以多打制一些长枪,削木为杆,一炉铁可以轻松出来几十个枪头,以后给堡内的军户妇女每人也发根长枪。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人力,让这些长枪兵训练三个月,就可上战场作战。
不过没有远程火器与盾牌遮掩,这些长枪兵上了战场,将来与清兵作战中却有成为靶子的危险。毕竟枪弹射来看不见,但游牧民族射来的箭只却是看得见,傻呵呵的站在那里被射,这太考验人的心理压力了。
……
要多造火器,多造刀枪,专靠买铁不是办法,最好自己开矿练铁。
王动后世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对河北与山西的地理研究也是颇深,依他的了解,保安州这个地方,后世称为涿鹿县的,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煤、铁、锰、金、银、铅、锌都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膏储量也很丰富,还有各样的硫铁矿、磷矿,沸石、海泡石等。
练铁需要煤,保安州的煤主要分布在后世武家沟、胡庄等地,有储量两千多万吨的样子。
铁矿在保安许多地方也有,后世涿鹿县共有铁的储量三亿多吨,如开采起来,够王动用几百年了。不过这些地方暂时不是自己控制,要到当地开矿很有难度。
只有辉耀堡某地有一个赤铁矿,后世探明储量有二百多万吨,含铁量中下,眼下钟大用在那儿做辉耀堡的管队官。这是王动目前唯一能想办法的地方。
还有石灰石,后世涿鹿县太平堡一带有石灰石储量三亿多吨,且矿体大部分裸露,剥采比小,易露天开采。自己以后如要建窑烧制红砖与石灰,那里也是一个资源。
造火器,将来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火药硝土,从五月份时,王动从堡内选用了一批人手帮助李茂森制造定装纸筒弹药,纸筒弹药是分制了不少,只是从外面购买来的火药硝石消耗大,保安州没有硝矿,靠收集人畜粪便等土法是可以积一些硝,将来肯定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如何找到这硝石的来源,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目前对王动来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堡内所留的钱粮又不多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