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文章精选疯民

第3章 面放凉了(二)

发表时间: 2024-05-12

大约在我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的第五年开始,我就为诺贝尔颁奖典礼服务了。

他们需要熟悉这个城市的人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们。

没人比我更熟悉这个城市,每年都会从出租车司机里面临时抽调一些人来作嘉宾的专职司机,而我每年都会被选中,或许是因为我和这个城市同名,更有代表性。

当然,他们都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谁,也不感兴趣。

时间会让人们淡忘一切。

当今年他们告诉我,我负责接待的人是明子安的时候,我感到难以置信。

因为他是第一个同时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人,今年因此都取消了往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的仪式,全部改成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

对我们瑞典人来说,中国人都是不可理喻的野蛮的民族,自从我们国家加入北约之后,这种歧视变得愈发的严重,但明子安是个例外。

对他来说诺贝尔奖是迟来的荣誉,也是最微不足道的荣誉。

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本著作己经超越了圣经的影响力。

全球各地都是他的粉丝,或者应该称为“信徒”更准确一点,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本来以为能亲眼见到他本人就无憾了,没想到还有莫大的荣幸能亲身接待,陪同在他身边。

颁奖典礼前一天,我早早就在机场等候。

听说他今天想在城里转转,而我早就规划好了行程,听说中国人日常都会把面当主食,因此我还提前申请预定了斯德哥尔摩最好吃的一家拉面馆。

他出来了,如同神迹一般。

严密的安保早就隔开了疯狂的躁动的人群,清理出一条通道。

我努力克制好自己的情绪打开车门迎接他缓缓上车。

公司的礼仪规范让我没办法主动开口告诉他我对他的敬仰之情,正当我在纠结要不要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也要找机会和他说上一句话,甚至只是打个招呼的时候,明子安说:“你的城市变了。”

“什么?

先生”因为太过紧张而声音沙哑,我赶紧假装不经意地清了清嗓。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家乡跟以前不一样了?”

明子安透过后视镜看着我说。

“是吗?

先生。”

说出口后就为自己愚蠢的回答而懊悔,同时对他能对我深爱的故乡如此关注而感到欣喜。

“很抱歉,是我太冒昧了,第一次见面就对你的城市评头论足。

你应该是最了解这个城市的人。

不知道你是否还愿意帮我这个无礼的陌生人深切了解你的家乡。”

明子安轻声说道。

“您不必抱歉,先生。

这是我的荣幸。”

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从没像这样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为他详细介绍了我所了解的一切。

但越介绍我就越能体会到“你的城市变了。”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就像一个人第一次回顾自己的一生,反省自己的生活一样,抽离出来去看比身在其中更能看的清楚。

而我也是第一次如此客观地看清这个我生活在其中从没有离开过的地方。

城市越来越拥挤,人口越来越密集,是因为大量难民的涌入。

他们没有工作,占领街头,占领空地,强奸我们的女孩,把这座城市变成巨大的难民营。

和平的国家不再和平。

国家为了利益加入北约后不再中立,但它依然要装出和平的样子,去吸纳纵容更多的难民在我的家乡为所欲为。

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得不到重视。

年轻人多是因为很难在街上看到老人了,市场的摊位也越来越少。

人老了就该被遗忘,他们被关进养老院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只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机能,被抽干了灵魂的躯壳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鲜花任其腐烂凋零。

其中就我从小认识的朋友们,他们似乎加快了衰老,都很快失去了痕迹。

国王只是傀儡,早己得不到人们的尊敬。

皇室就博物馆里的藏品,告诉我们过去封建时代的辉煌与悲哀,或许他们更像这个城市遗留的历史建筑,墙面任其剥落,只能从残存的颜色和形状模糊地看到曾经的模样,而大楼随时都会倒塌。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供养。

我的父母赋予了这个城市新的意义,带着美好的祝愿,也是这座城市能看到的期望,以为从我诞生开始它也会像获得新生一样,有一个崭新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从没想过离开它,很珍惜在这里生活的一分一秒,享受生活在斯德哥尔摩的每时每刻。

但当此刻我转过头看的时候,才发现它早己面目全非。

“我的城市真的变了。”

小说《疯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