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文章精选阅读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

文章精选阅读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

熏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熏悟”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刘备张谦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主角:刘备张谦   更新:2024-05-03 23: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张谦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由网络作家“熏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熏悟”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刘备张谦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文章精选阅读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精彩片段


“敢问先生,何为‘格物’?”曹冲问道。

“冲儿如今多大了?”张谦反问道。

“弟子今年十二。”

十二!

那岂不是死亡倒计时?

张谦想起室友讲过一个笑话:

一病人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医生说道:“五”。病人问:“五年?”医生摇头。病人再问:“五个月”,医生摇头。病人再欲问,医生开口:“四”……

“身体可好?”张谦没来由的问一句,让曹冲有些不解。

“很好,冲儿常习武,最近甚至已经能骑马。只是父亲常出征在外,有时冲儿会思念得紧,导致茶不思饭不想。”

“冲儿仁孝!”曹操摸着曹冲的头说道。

这么会争宠,难怪曹丕容不下你!张谦见到曹冲这么会表现,心里也是郁闷极了。

这徒弟估计没救了。

“可有读《大学》?”张谦接着问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听到张谦问起学问,曹冲张口就开始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背到这里,曹冲眼前一亮,原来“格物”出自这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张谦顺着曹冲把下面一段背了出来,然后说道:“所以,今天我们先来‘格物致知’。”

“格物,最简单的理解,便是观察,推理,探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而致知,则是通过这种运动变化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智慧。”

张谦一边说,一边将下人带来的铜器组装在一起,两边各有一桶,上有盖,两盖中间有孔,上用铜管相接,右边铜管直接穿过铜桶。

没错,张谦做的便是一个简单的蒸馏冷却装置,至于要干的,当然是制作高浓度的白酒。

拼装之后,张谦又向曹操说道:“曹公,可否取一坛酒,再取一些柴火,以及凉水过来。”

曹操一摆手,下人自然照办。

而后,张谦又检查了一下装置,将管道衔接处用布条扎紧。将取来的酒倒入左边桶内,其下点火,右边桶放置稍低,使得铜管倾斜,桶内装满冷水。

紧接着,张谦命令下人在左边桶下点燃小火,又取来一碗放置在右边铜管下。

做完这一切,张谦指着铜桶说道:“现在,我们要格的第一件物品就是‘水’,水,我们都知道,冬天会结冰,置于太阳底下则会不断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水冷却便会结冰,受热就会汽化,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先生用‘大学’来解释,是不是过于逞工炫巧?”曹植觉得徐庶这是在故弄玄虚。

“植公子已致知矣!”张谦没有否则,反而对曹植投向了赞许的目光,接着说道:“不过在下还想说的再具体点。”

“世间之物,大抵可分为三类,固,液,气。固体受热液化,液体冷却固化;液体受热气化,气体冷却液化,而这些就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

“比如,我们常说,黄河之水自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为何天上之水流不尽,东海之水永不满呢?”张谦用鼓励的眼神看了看小曹冲。

“那是因为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到太阳的照射,气化回到了天上,又在天上重新冷却,以此形成了循环。”曹冲顺着张谦的“理”很快就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曹操看着张谦教学这一幕,很是欣慰。他倒不是在乎这水从哪来,又往哪去的问题,只是看到张谦能够从实际出发,激发曹冲思考,对他的教学态度很是满意。

“可是,先生,您说的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曹植再问道。

“植公子,‘有什么用’已经不是格物致知的问题了,起码已经是齐家治国的道理了,不过我倒可以给你举个例子。”

张谦显得极有耐心,毕竟第一天当人师父就被人问倒了,那是很可耻的。

“说有一将军,深入沙漠,可是水车却被敌军给打破了,大军深入无水的绝境,众人探寻许久也只见很小一片草地,并无绿洲。这时将军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众人将长剑悬起,而后将头盔置于剑的下方,第二日醒来,头盔里面果然装满了水。”

“几位公子不妨想想,这其中是何道理?日后行军打仗或有帮助。”

“丕儿,你曾随为父出征宛城,那时我们便曾遇到无水的境况,你还记得那时为父是如何处理的吗?”

“父亲对手下将士说,前有梅林,甘酸可以解渴,故而将士皆舍命前进,终遇水源。”

(详情见故事望梅止渴。)

“你说的没错,那是为父逼不得已而用之,行军打战,缺水远比缺粮还要可怕,为父年前出征乌桓,一度陷入后勤无法保障的困境,所以今天先生说的道理至关重要,你们一定要认真思考。”

曹操其实对张谦说的也不感兴趣,但是出于尊重,他不好过多干扰,但眼下张谦举的例子让曹操明白,格物致知是门大学问,而张谦本人能以小见大,确实是个有大学问的人。

“孩儿知道了。”曹丕曹植曹冲三人皆拱手。

思考之时,曹植突然吸了吸鼻子,好浓的酒香啊!

这时,张谦也注意到出酒了,遂命令下人将火盆搬远一些,毕竟温度过了酒精的沸点,出的大多是酒精,要是完全沸腾了,那就是酒水混合物了,然后他本人又将右边桶内的温水换了,幸好此时天气温度已极低,否则还是要找一活水处避免酒蒸汽未能及时冷却。

曹操此时也闻到了,不过他在自家孩子面前,还得装作稳重一点,于是便开口。

“你等可有明白徐先生说的道理?”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后就只剩下一种了,那就是跟刘备表达出自己已经对不起他了,现在不能又对不起曹操,至于你,我知道你不会投降,所以给你也找了一条退路,去交州吧。

这样的信落在曹操手里,起码不会导致杀身之祸。

至于要是那张三真是刘备的人,这封信最终落在了刘备手里,那也没关系,反正刘备知道他不是徐庶,不会真相信信里的东西。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刘备想派人帮他,而他拒绝了这种帮助而已。

逻辑简图

张谦的打算本来就是想找机会送徐母和石韬回乡,然后自己安心等到赤壁大战再离开,本来就不需要什么帮助。

甚至于,张谦会坏坏的想到,要是能确认张三真是刘备的人,自己都想去故意把他暴露了。

因为他原本的计划是他无意给曹操献了一策,然后徐母就此事和他闹掰,最后徐母回乡。现在有了“刘备”送年节一事,连献策都不需要了,自己回信中的无情无义,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徐母和自己矛盾的导火索。

至于石韬,一开始他真以为信是刘备写的,因为暗信写的颇为隐晦,若不是张谦从一开始的信中看出了破绽,谁没事会把那么贵的锦袍隔开呢?

一直等到石韬回信之后,张谦才告诉石韬,不要相信信是刘备写的,并要他配合自己完成之后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便有了徐母上吊的事情。为了防止出意外,张谦特别和徐母强调了,行事之前,先把门窗各打开一次,免得自己和石韬错过了时间,最好是等仆人在院子中的时候。

而结果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傅老妪这个监视者根本不像墨所说的耳鸣眼花,她很快就发现了屋里的动静,并在张谦和石韬之前救下了徐母。

在张谦原本的计划中,是要让徐母把他推倒,然后他撞出头伤,最后徐母绝食,在此基础上,他才去司空府求曹操放他母亲回乡,结果曹操迫不及待登门,让他少了很多麻烦。

在得到能够回乡的结果之后,徐母安静了许多。

她在张谦的手心写道:“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嘴上却说着:“你要是还有一点良心,就应该记住娘的话,不要为那个曹操献一计一策,尤其是在刘皇叔的事情上。”

张谦在老人家手中写道“安心”二字,嘴里也说着:“孩儿记得,只要母亲保重身体,孩儿一切都听母亲的。”

“娘在家中等你,希望你不要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你出去吧!”徐母经过这一阵表演,确实也有些累了。

她才是最纠结的那个,表面上要用言语伤害张谦,内心又为他留在邺城担心不已。

“孩儿出去了,母亲记得及时喝药。”

张谦出门后,就把墨和傅老妪叫到正堂。

张谦走到耳房,从“刘备”送来的礼节中拿出百钱,递给傅老妪。

“今天你做的很好,及时救了我母亲。本来是想送你出府,还你自由的,但是想到你可能也没处去,所以还是让你继续留在府内。如果有一天你想离开,我会把卖身契约还给你。这里是一百钱,专门奖赏给你的,你可以拿他买东西,也可以存着。”

傅老妪既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手升到半空,愣是没敢接。直到墨在她耳边又大声说了一遍。傅老妪才接过铜钱跪地磕头,嘴里不停的说谢谢。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军师大才,备深有感悟!”刘备也是躬身一礼。

先前他四处求贤,礼贤下士,虽然博得了不错的名声,但是却很少有人主动投靠他。可他最近安心为老百姓干事实,不少人听到后都积极主动的加入他麾下,甚至许多百姓暗中背来粮食放到新野城下,不等城门吏反应便只身离去。

“是主公爱民如子,否则,又有谁会冒着如此大雪,来做这些事呢?”化名张谦的徐庶谦虚表示道。

本来他也没想到做这些,但是张谦替他北去后,他还是忍不住思念自己的母亲,想着想着,就想到普通的百姓也有父母,也有家人子女,自己是不是可以帮着他们做些什么呢?

加上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后,徐庶和刘备的工作都减轻了不少,于是徐庶便向刘备提出了亲自为老百姓修葺房子的建议,两人一拍即合,便有最近发生的事。

“话说今年的雪还真是大啊!”刘备望着这天不由得感慨。

“所以主公大可放心,雪化之前,曹操绝对不会南下用兵。”徐庶宽慰道。

“怕什么,那曹操要是敢来,我张飞一长矛戳死他。”

“哈哈哈!”众人大笑。

“合该有三将军这种气魄。”徐庶称赞道。

“军师不知,当年三弟就靠着一股猛劲,虎牢关下独战吕布五十回合不落下风,自此,世人皆知,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刘备当众夸赞道。

“嘿嘿!”张飞被表扬的有些不好意思,“那吕布三姓家奴,我张飞才不屑与他动手,是吧,二哥?”

关羽抚须颔首,表示认同。

三人回到新野城后,一男子正高坐堂上,边上摆满了书籍簿册。看他模样,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俨然一副超凡脱俗的神仙模样。

见到刘备等人后,男子起身,竟高八尺,他躬身施礼道:“主公。”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度量衡,一尺等于现在二十三厘米多一点,所以诸葛亮高一米八五的样子,妥妥的高富帅。)

“孔明,辛苦了。”眼前之人正是卧龙岗上的诸葛亮。

张飞见到大哥和诸葛亮的客气模样,小声吐槽道:“他辛苦个屁,整天抱着那几本簿册,算过来算过去,也不见多算出一粒粮食,一个兵卒出来。”

“嘘,三弟慎言!”关羽止住张飞说道,不过两人没有靠近,所以张飞这番话也没被他人听到。

“此乃亮分内之事。”诸葛亮谦虚道,随即又看向徐庶:“元直,我可恭喜你了。”

“恭喜什么?”徐庶一愣。

“恭喜你出名了啊!”

诸葛亮说着,就把从商人处听来誊抄后的两首诗,拿给徐庶和刘备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好诗啊,真是好诗!”刘备没有曹操那样的才华,也没有曹操那样的闲情逸致,但是诗文的优劣还是能一眼看出来。

刘备刚准备问询这是谁写的,结果一看落笔,赫然是“徐庶”两个字。

原来是他。

自己居然错过了这样一位大才!

“刘备,你总有一天会后悔的!”刘备再次想到了这句话,要是当日自己能识破对方的试探之心,或许就不用先生自行北上冒险了。

悔不当初。

而徐庶则是看到慈母诗,悲从心中来,但一想到此诗文流出,张谦定然取得了曹操的信任,心中又有几分欣喜。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