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集小说推荐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

全集小说推荐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

九卷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九卷锦”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赵富贵豆花,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和舅舅属实是多虑了。我爸拿到了钱,潇洒签了字。他揣着离婚证和复读费走的时候,愉悦地吹起了口哨,满身都是甩掉拖油瓶的轻松舒坦。......

主角:赵富贵豆花   更新:2024-04-30 21: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富贵豆花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由网络作家“九卷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九卷锦”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赵富贵豆花,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和舅舅属实是多虑了。我爸拿到了钱,潇洒签了字。他揣着离婚证和复读费走的时候,愉悦地吹起了口哨,满身都是甩掉拖油瓶的轻松舒坦。......

《全集小说推荐我大学毕业那天,父亲还在高考》精彩片段


因为不支持爸爸继续高考,我和我妈被他恨了一辈子。

连我妈生二胎难产,他都没露面。

而在他再婚产子的那一天,我饿死在冬夜的垃圾桶旁边。

重来一次,爸爸表示要继续复读,我和我妈举双手赞成。

后来,我和我爸成了高中同学。

再后来,我大学都毕业了,他还在参加高考。

1

县一中的高考放榜单上,我爸第四次名落孙山。

别说本科,连个专科都没考上。

我一知道结果,立刻撒丫子回村。

刚刚推开小院的门,我就闻到一股烈酒的气味。

我的心咚咚直跳,攥紧了拳头。

上一世的今天,我爸落榜后喝醉酒,回家逼我妈回娘家给他借复读费。

前几年我妈都去借了,可这一次却表示拒绝,好言劝他走不通读书的路子,还有很多其他的路可以选。

我爸被抹了面子,怒喝着指使我去借。

在我低头不应后,他恼羞成怒,掷起板凳就朝我脑袋砸过来。

我只有四岁,怎么挺得住。

我妈扑过来用身子护住了我,被他两板凳砸得头破血流,当场就听不清楚声音。

后来检查出双耳耳膜破裂,因为费用昂贵放弃手术,从此她成了聋子,再也听不见我叫妈妈。

这也成为我和妈妈所有悲剧的开始。

重生一世,我一定要劝她,不要阻拦我爸追求远大前程。

刚到堂屋门口,就听见妈妈主动对我爸说:

「我回娘家给你找够两年的复读费,但是,我要求和你离婚,燕燕归我。」

我爸问:「家里以前欠的债谁还?」

「如果你同意离婚,我还。」

2

我爸六年前高考落榜,按照村里的惯例,先结婚成家,再出去打了两年工。

体会到拧螺丝的艰辛,回乡后他立刻选了县一中的高三复读班,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一连三年,颗粒无收。

后来我和妈妈不愿意再去给他筹措复读费,他无奈弃文从商,创下上亿家业。

他却恨上我和我妈,认为是我们限制了他成功的高度。

否则他一定会有更波澜壮阔的人生,超越马云,比肩比尔盖茨,创下庞大的商业帝国。

后来妈妈生二胎时难产,一尸两命,他狠心没露面。

而我从此在外流浪,在十四岁那年,死在了翻垃圾桶找东西吃的一个寒冷冬夜。

临死前,我想的全都是我妈。

她在医院咽气时,我只有十岁。

我紧紧握着她的手一遍一遍喊妈妈,求她不要走。

可早十几年,她就已经听不见了。

我终于重生了,还没想好该怎么说服我妈,却没想到她竟然能主动提出离婚。

她知道我爸最在乎什么。

她以给我爸筹措复读费为条件,要换取我们和他划清界限。

我爸只考虑了不到半小时,就同意了离婚。

只是要求,必须先拿到钱,他才会签字。

我妈抱着我连夜回了外婆家。

第二天就带着两千块钱,跟我爸去了民政局。

一起去的还有我外公和舅舅,他们唯恐我爸恼羞成怒,会为难我们娘俩。

毕竟过去几年,但凡我妈外出没有借到学费,或者没有借够,他就会动手。

他的思想虽要往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看齐,可他的行为和村里动不动打老婆孩子出气的懒汉没有区别。

外公和舅舅属实是多虑了。

我爸拿到了钱,潇洒签了字。

他揣着离婚证和复读费走的时候,愉悦地吹起了口哨,满身都是甩掉拖油瓶的轻松舒坦。


只是,以他的能力和领悟力,也永远无法支撑起他的追求。

12

新一轮高考结束了。

我爸第十八次高考,考出了五百四十二分,被外省一所综合性大学调档。

而这是他近五年来考出的最好成绩。

各省市的记者和自媒体蜂拥而至,想要第一时间获悉他的选择。

面对各种镜头,他完全没有三十岁那年拒绝上海交大时的神采飞扬。

他沉默着,最后憋出四个字:「我想几天。」

而我却被上海交大国际贸易专业录取,即将和我妈成为校友。

在我去学校报到的那天,网上铺天盖地是我爸的新闻。

他终于做出了他的决定。

放弃入学,继续复读。

这个消息只持续了一天,人们的关注点就转移到其他八卦新闻上了。

毕竟,整个社会对他的期待感,都已经大大降低了。

13

大学四年,我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积极在我妈的钢材厂里参与实习。

我妈已经从参股股东变成了实际控股人,每年为全社会实现产值近十亿,解决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这在整个钢材行业里,只如小小一颗星星的规模。

可妈妈从来没有嫌弃它小,也从来不发豪言说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钢材公司。

她只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往前走。

从我六岁到二十二岁,这条路她走了十六年,脚步坚定而务实。

我大学毕业这一年,妈妈因为工作需要,考取了管理学博士。

舅舅虽然不善学习理论知识,可却对钻研钢材技术有着莫大的天赋,现在除了是股东,还是重要的技术骨干。

表弟高中毕业后,干脆连大学都没上,在外面闯荡了两年后,发掘了自己的特长。他回村当了农家翁,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剪辑成视频放在网上,现在已经是粉丝百万级的大网红。

而我们村,还有两个五十几的邻居根据常年种地的心得,自发组建起了助农项目,干得红红火火,还上了电视。

而我爸,还在继续复读。

最近几年,我妈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大力推进钢材出口。

我毕业后就被派出国,积极发挥我的专业优势。

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在哪里落地,我们的钢材就争取出现在哪里。

我再一次和我爸产生联系,是因为被调回国的某一天,公司的法务提醒我,我因为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被我爸告了。

虽然常规从六十岁起计算赡养年龄,可是如果父母因为身体状况缺乏劳动能力,子女就需要提前赡养。

确实,我今年三十岁,我爸也才五十岁而已。

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丧失了劳动能力。

14

临走前,我妈问要不要陪我一起回去?

我摇了摇头,在一个初冬的早上,自己开车回了县城。

我先回村看了看。

这几年适逢农村建设,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很多在外打工赚了钱的村民,都回家建了二层小洋楼。

只有我爸家,还是原来的旧土坯房。

因为多年没住人,外墙已经塌了好几处。

院子里杂草丛生,刚刚跨进去,就惊得耗子吱吱乱窜。

原先的农田倒是种满了整整齐齐的玉米。

听邻居说,我爸从来不种地,五六亩地荒废了十几年。

是村长实在看不下去,帮我爸找了人把土地承包出去,才有现在的样子。


而现在他过的,是他上一世一直心心念念的人生。

10

在本属于男人挤占的行业里去拼搏,女人遇到的困难总是多一些。

在我初二时,我妈终于实现了资产上亿的目标。

虽然比上一世我爸的进度要晚了两年。

可是,对于上一世的我爸来说,过亿已经是他的顶峰。

而对这一世的我妈来说,还只是个开始。

到我高二时,我妈和我舅舅开始物色合适的民营钢材厂,要以参股的方式进入,并通过逐年增资取得控股权。

同年,她已经手握上海交大财务硕士文凭。

而这些年,我没有见过我爸。

却也经常从网上获悉着他的消息。

他还在坚持参加高考,成绩参差不稳,有高有低,却再也没有复现曾经考中过上海交大的巅峰。

而全市各中学因为考核压力的存在,会以优厚的条件吸引有希望的复读生就读,他也得以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免费复读。

考一年,换一个学校。

再考一年,再换下一个。

我一直以为,我和他从此不会再有交集,可没有想到,高三时,我在校园又遇上了他。

他进了市一中的复读班,和我成了同学。

教室就在我所在班级的对面。

11

我爸再次找上我,是学校开完高三誓师大会之后。

因为全年级的学生都要到场,我爸在人群里,看到了一张和他眉眼有些相似的脸。

他在女生卫生间门口守株待兔,拦住了我。

在确定我的确是姓名平庸的「赵燕」后,他低声警告,让我不要对外透露我和他是父女关系。

和女儿当同学,对他来说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

我冷笑一声反问他:「难道你没有想到,让别人知道我们是父女,对我来说也很没面子吗?」

他微微一愣,气焰顿时一低,气质里多了几许失意和压抑的愤慨。

他没有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对我扬手。

大概,社会已经充分教会了他,在有家庭背景的人面前,最好夹着些尾巴。

忙碌的高三阶段,我偶尔也会听到各科老师们对他的评论。

说他思想僵化,灵性不足。

考题稍微换一种说法,对他就有了困难。

他这种学生,必须得通过大量刷题,把所有题型都见识过,死记硬背下,否则就很容易丢分。

想来,他参加过的那么多考试中,成绩之所以飘忽不定,就是这个原因。

有时候在课间,我常常看到他站在教室外靠着墙晒太阳,默默朝远处看。

或许长期身处校园,他身上有一种苍老的单纯。

这种分裂的情绪,让他看起来十分迟钝。

他不交朋友,也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兴趣。

他的脸上长期没什么表情,别人说什么,他或许在听,也或许没有,不会给过多的反应。

偶尔他也会摸出一支烟,又在比他年龄小二十岁的班干部的高声阻止下,沉默着把烟揣进衣兜里。

零星白发过早地在他后脑勺闪现,我其实一直想问他,后悔吗?

如果当年接受了上海交大的录取,奔赴新的未来,会不会又有一番人生?

又或者在尝试了三四次高考后发现他不适合走这条路,毅然选择别的路,哪怕只是个买菜守摊的普通人,是不是也比现在幸福?

可转眼一想,又未必。

他给自己取名「赵复汉」,他心里的欲望太远大了,他永远不会甘心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