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文章全文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作者“昆吾”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需要如此做便是。”崇祯在周皇后耳边说了几句,周玉凤连连点头。“来人,传周奎入宫!”......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4-04-30 07:0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作者“昆吾”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需要如此做便是。”崇祯在周皇后耳边说了几句,周玉凤连连点头。“来人,传周奎入宫!”......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佚名的故事,看点十足。《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这本连载中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穿越、打脸、历史、佚名穿越、打脸、历史、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1186章 成功登陆,一败再败,已经写了2484496字,喜欢看穿越、打脸、历史、 而且是穿越、打脸、历史、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太想当然了,卫所,京营整顿下战斗力就爆棚。。。。这么简单明朝就不会亡国了
就这个,能活过一个月吗?你有什么实力,做这做那,都是动了文武百官和士族利益还能活
读史看看,严怎能与卢曹比,一[笑哭]
第769章 没良心炮,远、中、近炮齐全
第770章 送礼,又闻科技大佬
第771章 制空权,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第772章 强悍的单兵作战兵器,再见薄珏
第773章 给薄珏的礼物,话说利玛窦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
百姓议论纷纷,负责看守告示的官兵听着人群中的议论,直咧嘴。
天色大亮之后,北京城内的百姓、士绅、勋贵都被这道诏书给炸出来了。
每一个贴有告示的地方都挤满了百姓,议论声连成一片,直冲云霄。
咣……咣……
咚……咚……
又是一阵锣鼓喧天的声响起,一队舞狮出现,后面还有几马车的箱子,看着马车行走的速度,就知道马车上的分量并不轻。
车子停在了菜市口后,一位年轻人跳到了一辆马车之上。
“各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都听我说几句!”
“这不是芜湖巨店的少东家吗?不好好做生意,这是玩的哪一出?”
“这谁知道,只能说有钱人真会玩。”
“好好看着吧,这阮家家教甚严,这么做估计是有想法。”
……
就在人群议论的功夫,四五辆车子上的箱子都被搬了下来。
阮康文手一挥,数十个箱子被同时打开,一抹亮色在朝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银子,好多银子,开眼界了。”
“这是标准的银箱,每箱是能装五千两标准银,这里有一、二、三……二十箱,合计十万两白银,嘶……”
“这是要干啥?难道要给我们发银子?”
“没睡醒吗?”
“都别吵,听听这位少东家怎么说。”
……
“诸位父老乡估计很多人都知道我阮家的发家史,今天晚辈再厚着脸皮讲一讲,诸位就当晚辈炫耀一下。”
阮康文声情并茂、哗哗的讲了起来,讲到祖父捐银承建城墙的时候更是挥舞着双手,足足过了盏茶的功夫才将发家史讲完。
“所以呢,少东家这是?”
“将这十万两白银捐给朝廷,帮助陕西百姓渡过大灾。”
“捐给朝廷?少东家,你图什么?”
“不图什么,我爷爷能捐银造城墙,做孙子的捐银帮助陕西百姓度过难关,这不是很正常吗?”
不待围观群众们议论,阮康文又跳上了马车。
“诸位父老乡亲,朝廷刚刚颁布了永不加赋、陕西三年不征赋的诏书,我阮家虽然只是商贾之家,但我阮家也有爱国之心。”
“诸位可曾见过吃观音土活活把人给撑死了的?”
“诸位可曾见过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诸位可听过易子而食?这就是陕西灾区的现状,古籍中记载的东西已经在现实中发生了。”
……
“我昨晚得知这个消息后夜不能寐,我在想,如果我也在受灾区,我是否能活下来呢?那些树皮、草根、观音土我是否也能吃下去呢?”
“结论是,我可能会吃下去,明知吃下去是死,那也得吃,多活一天算一天,也许明天就有希望了呢?”
“果然百姓们等来了希望,朝廷先是调拨了一百万两白银用于买粮运送灾区,随后又下发了这两项诏令。”
“听闻,朝会时,陛下力排众议,坚持要调粮赈灾,差点将劝谏的大臣拉出去砍了。”
“还有,这一百万两赈灾款,陛下从内帑拨了五十万,既然陛下都能拿出私房钱,我一个商人又为何不能呢。”
“父老乡亲们,我再次号召大家,若是有余力的,就捐几两碎银,帮一帮陕西的父老乡亲们,这几两银子可能就是我们的一顿酒钱,但在陕西却是能救活数以百计的乡亲们。”
“我在此申明,凡是捐银的,一两一下在我芜湖巨店购买面料的,减价半城成,一两到十两的减价一成,十两到百两,减价两成,百两以上者减价三成,三年内有效。”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田尔耕身为锦衣卫的指挥使,御下不严,降为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许显纯,玩忽职守,怠慢本职,降为镇抚使!”
“另外廷杖二十,罚俸一年。”
“魏忠贤,这个结果,可还满意?”
魏忠贤沉默了几息,叩拜下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臣谢陛下天恩!”
跪着田尔耕和许显纯大喜,他们以为这事闹的,很可能就是砍头,但现在只是降职和打二十军棍,锦衣卫都是自己人,二十军棍也只是走个过场。
官职降了也无妨,锦衣卫他们的心腹很多,皇帝敢弄个新指挥使,他们有的是办法弄死这位新的指挥使,反正这个位置必须是他们的人。
至于说罚俸一年,都是毛毛雨。
两人还没有窃喜完,就听见皇帝道:“方正化,你亲自打!”
瞬间,两人都懵了,脸色僵硬。
方正化今日在京营孤身战百户所军士,‘杀’死六十多人,神威已经传遍京营和锦衣卫、朝中大臣。
他可是个货真价实的武夫,二十军棍下去,即便他二人习武多年,估计一个月都下不了床。
“两位大人,是奴婢动手拖下去,还是二位主动点?”
田尔耕和许显纯两人也不说话,朝着后方走去,片刻后,就听见了两人的惨叫声。
听着惨叫声,崇祯再次看向魏忠贤和王体乾。
“王体乾,你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整个二十四衙门,你就是这么提督的?”
“魏忠贤,陈德润是你带的人,你平日里就是这么调z教的?”
“此次事件,你二人难道没有过错吗?”
两人脸色一变,说到底,陈德润是他们调z教的人,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陛下,臣……”
“行了,朕也懒得跟你们计较!”
崇祯不耐烦的打断了两人的话,继续道:“明日处决陈德润,你二人亲自动手,一人砍陈德润五十刀,他死之前少一刀,朕就在你们身上补一刀,一切所需你二人自出!”
“下去吧!”
崇祯说完,直接进了暖阁内,都没有给两人反驳的机会。
两人对视一眼,脸色阴沉的朝着暖阁内叩拜了一下,起身离去。
进了暖阁的崇祯,长长的出了口气,后背有些发凉。
这事一个处置不好,就可能逼的魏忠贤谋反,那句容易引起哗变可不是说着玩的。
魏忠贤明着是替田尔耕求情,实则是在试探他,看看他会不会给面子。
魏忠贤在试探他,他又何尝不是在试探魏忠贤。
特别是让魏忠贤和王体乾亲自动手,既是处罚二人,也是震慑宫中其他人。
盏茶的功夫,方正化进来了:“皇爷,臣下手极重,这两人至少一个月内无法下床,想要恢复完好至少得三个月!”
“干的漂亮!”
这正是崇祯想要的,一个月的时间,没有这两个亲自指挥锦衣卫,他能做好多事情。
经过这事闹得,此刻已经到了子正时刻了,崇祯也没有了继续梳理大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了,将计划锁入了暖阁内的金匮之中。
这是种金匮类似后世的保险箱,没有正确的方法,想要无声的打开难度极大。
“安排人守在暖阁外,没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奴婢遵命!”
方正化朝着一位徒弟点了点头,随后跟着崇祯朝着坤宁宫而去。
半刻钟后,崇祯进了坤宁宫,遇到刚好从慈庆宫回来的周皇后,周皇后立刻行礼,被崇祯拦住了。
崇祯坐下后,周玉凤站在身后伸出玉手缓缓的揉着崇祯的太阳穴,崇祯一阵舒坦。
“凤儿,皇嫂那边如何了?”
“陛下,皇嫂受了惊吓,刚刚臣妾陪着说了会儿话,臣妾走的时候安排了内操守卫,现在这会儿应该是睡下了!”
“辛苦凤儿了,时间不早了,我们也早些休息吧!”
崇祯说完,站起身牵着周玉凤朝着凤榻而去。
第二天早上,崇祯一觉睡到早上辰正时刻才起床,洗漱后就朝着午门而去。
等他到了午门的时候,六部九卿和京城内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到齐了,正交头接耳的大臣们看见皇帝来,立刻精神了。
参拜之后,崇祯道:“诸位爱卿,今日大家也累了,今日朕请诸位看场戏!”
在众大臣疑惑中,两名锦衣卫押着陈德润走了过来。
“王体乾、魏忠贤,开始吧!”
见皇帝点名了,两人阴沉着脸走了上去。
“陛下,饶命呀、饶命!”
看着拿着刀走过来的魏忠贤两人,陈德润拼命的吼叫着。
“狗皇帝,你不得好死!”
“朱由检,我在下面等着你,你这个畜生。”
……
崇祯脸色一沉,怒道:“魏忠贤,还不动手?”
魏忠贤掌控东厂,凌迟自然是会的,一刀一刀又一刀,陈德润凄厉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午门广场。
所有观看的人,听着惨叫声,头皮发麻,浑身都哆嗦。
魏忠贤的五十刀过后,又命人灌了参汤和药汤,王体乾开始了,半刻钟后,两人的五十刀结束。
方正化上前,众人只见一道寒光闪过,陈德润的头颅就飞了出去,落到了众大臣的队伍之中。
“行了,戏看完了,诸位心情也放松了,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崇祯强忍着不适说了一句,随后转身离去,留下一众懵逼、惊恐、愤怒的众大臣。
这算是给宫中太监、宫女的一种警告,也是告诉诸位大臣,朕会杀人。
看着离去的崇祯的背影,众大臣只想骂一句:放松你妹的!
“本都督提醒诸位一句,别乱打听,容易死人的!”
魏忠贤脸色阴沉的说了一句后,也转身离去。
众大臣纷纷离去。
一刻钟后,崇祯到了慈庆宫,周皇后和懿安皇后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臣妾张嫣参见陛下!”
“皇嫂,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多礼数。”
崇祯立刻虚手一引,张嫣行礼后就站了起来。
看着张嫣,崇祯也是惊艳,真的是太漂亮了,后世网络时代,他看过不少亚洲小姐、一线明星,跟张嫣比起来简直就是渣渣。
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不愧是历史上的五大艳后之一。
“皇嫂,昨晚之事,是朕的疏忽,让您受惊了,朕已经处罚了相关人员,这种事情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多谢陛下为臣妾做主!”
崇祯摆了摆手,继续道:“皇嫂,今天朕想找你谈谈心!”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大事?”
崇祯脸色微变,若不是大事,方正化不会如此严肃的。
就在这对话之间,传旨的一名太监进了暖阁,行完礼后,道:“皇爷,奴婢二人于天启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出京,十月三日到达忠州,将旨意传给了秦将军,
秦将军接旨后说是为了保密性就不写书信了,让奴婢二人给皇爷回话,大军会抛弃辎重全速进京,行军途中她会差人每天将行军记录送于北京,
奴婢擅自做主,地址留在了北京外的一座山村中,请皇爷责罚!”
“好,做的很好!”
这算是这段时间来听见最为开心事情了,虽然让李若涟暗中在整顿锦衣卫了,但相对来说人数太少、战斗力偏弱,行动受限制,远没有军队的震慑力大。
“方家,此事你二人做的很好,先赏银百两,等事成之后朕再一并封赏!”
“奴婢不敢要赏赐,为皇爷分忧乃奴婢分内之事!”
“给你们就拿着,这段时间你二人就常驻在外,每日将信件送于东暖阁内!”
崇祯有些开心,随即有些疑惑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方稳呢?”
“皇爷,接下来的事情就与方稳有关了。”
方家叩谢后,道:“皇爷,奴婢二人这一路来,遇见了许多的难民,一打听说是陕北、关中、渭北发生了叛乱,零零碎碎有十数处之多,
奴婢二人商议后,由奴婢回来复命,方稳则在沿路打探消息,约定好两日后回京,不出意外,后天这个时候应该会进宫。”
崇祯一听,瞬间站了起来:“你们可知道叛军首领的名字?”
“回皇爷,听说了几个,王二、王嘉胤、王左挂等。”
方家的话瞬间打来了尘封的记忆,崇祯似乎响起了后世的资料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明末最出名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但这两人好都是安塞马贼高迎详的手下。
高迎详可能不出名,但说闯王那就肯定出名了,他是第一代闯王,李自成就是第二代闯王。
“你们先下去休息吧!”
崇祯摆了摆手,对着王承恩道:“大伴,去皇极殿告诉众臣,今日朕不上朝了,有事呈送内阁。”
说完便依旧批着折子,这种举动让王承恩、方正化很是疑惑。
叛乱,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天大的事情,这种情况不召集内阁商议怎么镇压,怎么还有心情批折子?
实际上,崇祯也很无奈,这个时代交通太过于落后了,渭中离北京两千里路,即便是用六百里加急,再加打探消息,一来一回都得十天。
况且,这个时候的六百里加急的驿站估计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所以,就是再急也不差这一天,不如等两天后方稳回来将消息汇总出来再说。
第二天天色微亮,锦衣卫换班的时候,李若涟带着一群锦衣卫出了宫,直奔自己的府邸。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后,府邸后门走出十来名身穿便装的男子,走出胡同后融入人流之中。
此刻,街上已经是川流不息,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
“皇……公子,咱们去哪里?”
“走吧,今天本公子请客,先填饱肚子再说。”
这几人就是秘密出宫的崇祯和方正化等一群人,唯独没有王承恩,他今天的作用就是迷惑宫中其他势力的眼线。
此刻的皇极殿内,王承恩站在九层平台之上面无表情,下方站着六部九卿的朝臣。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二位爱卿记住了,以工代赈的百姓,绝对不能克扣口粮,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薛凤翔和郭允厚同时眉头一皱,若是放开了吃,那粮食瞬间就能增加一倍。
薛凤翔将困境说了一遍,崇祯立刻道:“粮食的事情朕会解决,你们照做就是了。”
面对崇祯如此的笃定,不止是薛凤翔和郭允厚疑惑了,整个朝臣们都是如此。
崇祯也懒得搭理他们,难道他要告诉朝臣们,自己要对八大晋商动刀子,抄出一批粮食用于赈灾吗?
“好了,咱们再说说第三个问题——百姓们信不信。”
“陛下,这个问题,臣有些想法!”
崇祯刚说完,内阁李国普就站了出来。
“爱卿请讲!”
“陛下,民间村子里有大事,基本都是族老,族长有时候说话都不好使,因为德高望重,
代入到赈灾这件事情,朝廷可以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朝臣出任三边总督,负责赈灾一切事宜,诸如调粮、修路、修湖、开垦荒田等,
臣思来想去,这满朝之中,具有此等威望的,除了陛下,就只有孙阁老和袁老大人两位了。”
崇祯眼睛一亮,终于有人说到他心坎上了。
他登基的时候,内阁共有四位,分别是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和李国普四人,除了李国普外,其他三人都是魏忠贤的追随者,此刻的内阁有着魏氏内阁之称。
满朝中,能叫孙阁老的,也只有孙承宗了。
而叫袁老大人的,非袁可立莫属了。
崇祯刚穿越来的时候本就想找机会将孙承宗召回来,做他的内阁首辅,苦奈内阁由魏忠贤把持,兵权不稳,他又不好动内阁的人,
今天内阁首辅黄立极因为陕西大灾的事情被他干掉了,而后说了那么多就是为孙承宗铺路了。
结果被李国普给说出来了,这样也好,免得惊到了魏忠贤。
李国普的打算崇祯很清楚,无非是想这个外援,现在黄立极干掉了,那内阁中只有施凤来、张瑞图是魏忠贤的人,
自己再找个人,只要出任三边总督,负责赈灾,那就是和自己一条战线的人,二比二,
再加上背后是皇帝,不说能压制施凤来和张瑞图,至少能立于不败之地。
甭管李国普是什么打算,但既然和自己目的一致,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崇祯内心欢喜,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李爱卿,说说你的理由。”
“陛下,我们先说孙阁老,他是先帝的老师,离任前是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论身份,整个朝臣中没有人比孙阁老更高了,
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军队中威望更高,
由他担任三边总督最合适不过了,而且孙阁老现在在老家高阳,离京很近。”
崇祯不做评价,轻声道:“再说说袁大人。”
李国普毫不犹豫道:“袁老大人虽然未入内阁,但整个经历更加的丰富,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尚宝司司丞、本司少卿、太仆寺少卿、通政使司左通政、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等;
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帝,为 ‘’三朝元老”之臣,诰 ‘’五世恩荣”之赏,民间将他与况钟、海瑞并称为我大明三大清官。
袁老大人出任三边总督,臣可以保证袁老大人会将赈灾的每一分银两和钱粮都用于百姓之身。”
铮铮之声在皇极殿内回荡着,群臣脸上表情不一。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臣该死,臣不敢!”
田尔耕立刻就跪了下去。
崇祯面色平淡,但内心却是冷笑,他很想对田尔耕说,你是该死,朕想砍了你。
可这话他目前没法说,锦衣卫是皇帝亲军这不假,可那是在万历之前.
到了天启一朝后,魏忠贤勾搭上天启帝的乳娘客氏后掌控了大权,锦衣卫的高层大部分都投靠了魏忠贤。
包括指挥使田尔耕、都指挥佥事许显纯、东司理刑官杨寰、兵部尚书崔呈秀成为五彪之一。
好好的人不当,非要去当阉党的狗。
等秦良玉的白杆兵进京,这账再慢慢算算。
“英国公那边你就不用管了,朕听说最近许多人讨好朕的国丈周奎,送了很多礼,这事你去查查,下去吧。”
“臣领旨!”
田尔耕应声退出东暖阁,头上满是汗珠。
新帝登基了快一个月了,他见了数次,可从未有今天这么大的压力。
走出十数米后,田尔耕转头看了一眼东暖阁后,就朝着宫外走去,今天的新帝有些反常,他得找魏忠贤商量一下。
田尔耕的举动,东暖阁内的崇祯并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他现在也懒得去管。
今日他之所以去京营测试方正化的实力,主要是有三方面考虑。
第一,宫内锦衣卫也能测试,但锦衣卫毕竟常年在外行走,战力还是有的,这与方正化战死时的敌人的实力有偏差。
其次,他想借这个机会,一探京营情况,情况如他猜想的差不多,士兵老弱病残,战力极差。
最后,顺便敲打一下英国公等人。
包括训斥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也是在试探魏忠贤的态度。
两者合在一起,也是给东林党的人释放一些信号,朕对阉党、京营不满,让东林党的人闹上一闹。
狗咬狗,他才有机会去打狗。
如果说英国公仗着世袭的一等公爵位和扶持他上位的功劳,觉得他不敢杀他,那就大错特错了。
京营是防御京师的一道屏障,不把京营整顿好了,很多事情他都无法动工。
想了好一会儿后,崇祯又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李邦华。
大明想要整顿军务,非李邦华莫属,孙承宗来了都没有李邦华管用。
“大伴,方正化回来了没有,让他进来!”
“臣方正化……”
“行了,以后私下里不用这么多规矩!”
崇祯直接打断了方正化的行礼,继续道:“你选一个徒弟,带着朕的手谕,让李邦华秘密进京!”
方正化想了想,道:“皇爷,可是天启四年被魏忠贤弹劾的兵部右侍郎李邦华?”
“对,就是他,让他秘密入京。”
而此刻的英国公府的中堂大门紧闭,十数人坐在一起,一片吵闹声。
“英国公,陛下今天上午是什么意思?有些莫名其妙呀!”
“陛下刚登基不去忙着应付党争,怎么会来京营?”
“陛下就算是要测试方正化的武力,宫中不是有锦衣卫吗,来京营是几个意思?”
……
“够了!”
张维贤将茶杯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吵闹声就立刻停了下来。
“陛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敲打我们,新皇登基总想着做出些改变,这能理解,估计接下来就要对京营动手了,
你们以前做的那些破事老夫也懒得管,现在都给老夫把屁股擦干净了,
这段时间好好练练兵,别被陛下抓住了把柄,否则老夫可救不了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
一众将领脸色有些难看了,想说什么,但看着脸色阴沉的张维贤后便沉默了下去。
待众将领散去后,张之极低声道:“爹,小皇帝这是要对咱们动手吗?”
“没有我们的扶持小皇帝根本就无法继承皇位,小皇帝这么无情的吗?”
啪!
张维贤一个巴掌就抽了过去,怒道:“小皇帝是你叫的,想死是不是?”
“记住了,无论如何看不起陛下,在任何时候,礼节都不可少,想要活的久一些,这点很重要!”
看着委屈的儿子,张维贤低声道:“今天这事是陛下在敲打我们,我们张家袭英国公爵位到我已经第七代了,再加上我们从龙之功和掌控着京营兵权,应该不会动我们张家,
但真要是太不像话,杀几个勋贵还是可以的,所以,最近约束一下国公府的人,别出去惹事,另外多督促京营的这帮勋贵。”
“爹,你放心,谁敢找死,我弄死他!”
张维贤点了点头,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有预感,皇帝要整顿京营,但京营内势力错综复杂,涉及到各方利益,真要动起来,皇帝可受z不了。
但皇帝今天透露的信号很明显,他不知道皇帝的底气在哪里,现在他要考虑的是不是主动向皇帝示好,还是继续保持中立。
……
乾清宫东暖阁内,崇祯忙到亥初时刻(晚上九点多),才将他所知道的东西汇总到了一起。
包含了个人安全、兵权、军队改革、土改、对外政策、经济、工业、农业、文化发展等等,这些结合如今的局势,就可以形成一份大明可持续发展计划书。
崇祯正准备再细看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声,不待他叫人,王承恩就进来了,脸色有些惊恐。
“大伴,何事慌慌张张的?”
“皇……爷,刚刚有慈庆宫有太监来报,大太监陈德润竟然闯入慈庆宫,意图……”
王承恩说到这里就不敢继续说了,崇祯猛然站了起来,心中我艹了一声。
穿越过来,忙活了一天竟然把陈德润这个史上最色太监给忘了。
崇祯这回彻底的坐不住了。
“王承恩,去坤宁宫请皇后去慈庆宫陪皇嫂,就说天色已晚,恐有非议,朕明天再去给皇嫂请安,这件事情朕会给她一个交代!”
“方正化,你亲自带人去将陈德润给朕抓回来,记住了,无论是谁阻挡,格杀勿论!”
“还有,中途不允许他与任何人接触,别让他自杀了!”
“另外让王体乾、魏忠贤、田尔耕和今日当值的指挥佥事、内操首领来见朕!”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