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芒深知,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加剧,而这是封建王朝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于新朝来说,怎么解决好土地问题,涉及到新朝的稳定,和以后更好发展的基础。直接采用强取豪夺的方式将田地收归国有,恐怕引起各地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满与愤怒,这样很多需依靠他们的时候,反而无法执行下去,自讨苦吃。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自愿交出土地,才是自己根据论功行赏之时偶然间想要的试水之作。
“费爱卿,正合朕意啊。孙爱卿,全国现在多少人口多少田亩,朝廷需要筹集多少田亩满足实际需求呢?”
“回陛下,若老朽没记错的话,全国目前将近6千万人口,户数1200千万,田亩共计约八万万亩。”孙仁,略一沉思,脱口而出道,“按照现土地兼并的恶劣程度,想补足缺口至少得1万万亩。官员总数约为18万。若每个官员补偿500亩,也才900万亩,远远不够。”
“爱卿所言甚是,这补偿有总比没有强。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式而已。但想做好并且能够实施下来,还有望三位爱卿做出表率”
“这是自然,为完成毕生所愿,千家荡产亦在所不辞。老朽家有良田2千亩。愿全部交出。”
“爱卿心意,朕心领了。该方案让孙爱卿,损失惨重,朕实属不忍。但为做表率,孙爱卿拿出1500亩,而这损失,朕日后定当以补偿。”
“我等也愿拿出1500亩以做表率。”赵博和费兴见到如此份上,也立马上前说道。
“好好好,三位爱卿不愧为我朝栋梁。这土地补偿措施该如何实施,孙爱卿拟定一下方案,在三日之后的朝堂上商讨一下吧。”
这土地改革的第一步算有了着落和落脚点,但远远不够。还需要更猛的刺激方案。
“不过,按照孔爱卿的估计,这数量只能解渴,却无法治本。一是数量有限,二是百姓生活艰苦,还是走向买卖土地的囧境。三位可有什么想法。”
“这土地重新补偿给百姓后,再次防止土地兼并,方法倒也简单。禁止土地买卖,只可由朝堂买卖。但,数量有限,如何提高现有朝堂,恐有所难办啊。”费兴回答道。
孔仁等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思考了半天也没拿出可行性方案。倒是禁止土地买卖的法子基本形成共识,确定了下来,甚至连具体执行细则都有了想法。鉴于此,刘芒也不藏着掖着,释放彼此土地改革的大招。
“三位爱卿,没有好的办法,听听朕的想法如何?”刘芒阻止了三人无休止的探讨,“跟刚才的以田换升迁的思路一致,以田换官及没收非法田亩。”
刘芒讲解了自己的思路,目前除了当官的拥有大量的土地之外,其余土地基本集中在地方世家勋贵豪强手中。对于前朝勋贵,勋贵身份理应废除,除了那些做出对国家有益的人之外(基本指抵御外敌,而获得的荣誉),而其名下的土地自然就无法可依,可收回国有。对于地方豪强商人,他们不缺钱不缺人,唯独缺了一份安全感,即无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每年得花费大量的资本去购买这样一份保险。与此这样,若朝堂提供给他们机会,以田置换官,他们恐怕乐疯了吧?这也从侧面解决官员升迁田分布不均匀的痛点。
“可,买卖官之后,如此多的官,全国目前空置官位减少,无法满足当下需求啊,”孔仁思考许久,将心中的疑惑说将出来,“另外,长此以往,官员选拔制度越发混乱,国家如何治理如何稳定?”
“爱卿,考虑的是。不过这仅是权宜之策,所以得有时间限制,就以一个月为期限吧,,而且也可假借登基恩赐给世家豪强的机会,以后绝不会再有。”刘芒微微一笑很倾城,娓娓道来,“至于,爱卿担心的官员不够,过于臃肿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只要淘汰的官员足够多不就可以了吗?马上就是年底考核各级官员了,爱卿你说是不是?而且,既然新年新气象,有土地改革,自然就有官员选拔改革。这是先把土地问题解决掉,之后再详谈吧。”
“陛下,考虑得当,是我等疏忽了。”孔仁三人见状,且刘芒所言合情合理,同时赞同道。
“既如此,土地改革便按此拟定方案吧,今日还有最后一个议题就差不多了,那就是事关尔等读书人的事情了。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苦读数载,怎么样才能把有才之人筛选出来为国家做贡献呢?唯如此,方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小说《穿越之一知半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